【基本案情】
2019年10月20日,江蘇正氣浩然律師事務所接受X公司的委托,指派楊權法律師擔任X公司訴S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代理人。接受指派后,本律師基于委托人提供的證據材料,梳理本案基本情況如下。
2014年6月-2016年12月底,X公司向S某供應汽車踏板、前后護杠等產品,貨款金額合計為20余萬元。2016年8月-12月間,雙方約定,S某以自己生產的15途勝原廠踏板向X公司抵作貨款。2018年1月23日,雙方進行結算,S某尚欠X公司貨款74600元。當日,S某未能向X公司支付貨款,出具一張欠條,載明“今欠X公司貨款柒萬肆仟陸佰元(74600元整)”。嗣后,X公司多次向S某催要貨款,均未果。
【審理情況】
本案于2019年11月11日由X區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并經由公告送達開庭傳票。2020年3月13日,X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因處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X區人民法院征得原告同意后通過網絡開庭審理本案)。庭審中,本律師向合議庭遞交了如下證據:1.S某出具的欠條1張(證明目的:原告X公司曾于2018年1月23日向被告S某主張買賣合同價款74600元);2.S某制作的送貨單11份、X公司2016年8-12月份(出庫)明細表1張(證明目的:被告S某于2016年8月3日-12月29日以自己生產的15途勝原廠踏板向原告X公司供貨,抵作欠X公司的貨款133200元)。
X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對于被告結欠原告貨款74600元的事實,該院予以確認。被告未能及時支付,構成違約。本案欠款的清償日期自原、被告結賬并由被告出具欠條時就已經屆滿,原告要求被告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于法有據。計算的標準應自欠款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2019年8月20日起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被告經該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被告放棄其訴訟權利。2020年3月13日,X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被告S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X公司貨款74600元及逾期利息(以74600元為基數,自2018年1月23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案件受理費、公告費由被告S某負擔。
【律師分析】
為了避免買受人不按照約定付款、出賣人舉證不能的法律風險,出賣人需要保存好有關買賣合同關系成立、合同價款總額、已經履行了交付義務、買受人尚欠多少金額貨款的證據材料,這是基于民事訴訟制度關于誰主張、誰舉證原理的舉證責任分配的一項常識,同時也不失為一項生活常識。本案中,在被告未到庭答辯的情況下,法院之所以能基于現有證據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關鍵在于被告S某曾在2018年1月23日向X公司出具了一份欠條,載明尚欠貨款的金額。對此,本文不作贅述。本文需要探討的是,買賣雙方未明確約定付款日期的情況下,出賣人應如何主張買受人的違約責任。
一、未明確付款日期的,出賣人能否主張買受人的違約責任?
基于已有證據來看,本案中的買賣雙方并未約定付款日期為何時。那么,是否就意味著出賣人不能主張買受人的違約責任呢?就付款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一事,我國《合同法》有相應的規定。根據我國現行《合同法》第六十一條之規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本案中,買賣雙方并未訂立書面形式的買賣合同,無法直接認定雙方就付款期限已作出明確約定。買賣合同生效后,雙方亦未就付款期限作出過任何的補充協議。
為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一下欠條是否可作為交易習慣來確定付款期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5號)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在交易行為當地或者某一領域、某一行業通常采用并為交易對方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做法,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同法所稱“交易習慣”。買賣雙方收發貨的截止時間為2016年12月(包含買受人代物清償的時間在內),也就是說,S某自2016年12月底至2018年1月23日前,有著充分的時間準備籌集款項支付出賣人X公司的貨款。
基于此,買受人S某于2018年1月23日向出賣人X公司出具欠條,即可認定買賣雙方的交易習慣為——出賣人向買受人催要貨款后,買受人無法在出賣人催要貨款當日付款,故而出具欠條。而買受人出具欠條即能證實出賣人在當日已向買受人主張過貨款。從該日期起,買受人未能付款的期間即為逾期付款的期間,也就自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二、出賣人如何主張買受人的違約責任?
誠如上文所言,本案中的買賣雙方并未訂立書面的買賣合同,要求買受人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單憑S某出具的欠條作支撐,又當如何計算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12〕8號)第二十四條第四款之規定,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買受人S某在2018年1月23日當天未能支付貨款,債務已屆清償期限,自2018年1月23日起向X公司支付逾期付款損失,于法有據。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2019年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當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4.25%,5年期以上LPR為4.85%。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因此,結合本案的時間節點來看,S某向X公司支付逾期利息,應以所欠貨款74600元作為基數,自2018年1月23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原告X公司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予以支撐,有事實依據予以佐證。X區人民法院所作判決恰當。
【律師建議】
筆者曾在此前撰寫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例中不止一次提及,出賣人與買受人未訂立書面買賣合同的情況下,可能會遇到難以證實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尷尬局面。為此,于出賣人而言,優選方案自然是與買受人訂立書面的買賣合同,雙方約定清楚貨物的型號、規格、單價、付款日期、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條款。未訂立書面買賣合同的,出賣人需要在發貨前制作發貨單明細并交由買受人簽章確認,發貨單上寫明貨物的品名、數量、單價、規格等事項。結賬時,買賣雙方就已經結算的貨款、尚欠貨款的金額標明,并制作對賬單、簽章確認。誠然,市場交易之良好遠景在于,買賣雙方能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這也需要建立在雙方均誠實信用的基礎之上。買賣雙方若均能依約履行各自的義務,自然也無訴諸法律之必要。
以上就是關于未約定違約金,出賣人如何主張買受人的違約責任的相關法律內容,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可下載“律霸法律咨詢APP”咨詢本文的作者楊權法律師。本文由入駐律霸平臺作者撰寫發表,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臺立場。凡注明原創的文章,版權歸作者和平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資訊,請看以下相關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非法經營煙草罪中情形和數額的認定
2020-01-06債務轉移和債務承擔區別
2020-01-13故意傷害至他人死亡罪量刑標準
2020-01-19要股權不要“侵權”
2020-02-20借款合同的效力
2020-03-17如何不通過中介之手買到好房子?
2020-03-30傳播淫穢物品的相關司法解釋
2020-04-16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0-04-18勞動合同期滿后員工“賴著不走”咋辦
2020-04-20臨摹作品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2020-04-21提前退租剩下房租退嗎
2020-04-23遇到美容整形失誤,能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0-04-24酒駕和醉駕,你知道啥?
2020-04-26保險公司變更登記如何辦理
2020-04-26非法經營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事實
2020-04-27哪些情況可以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
2020-04-28學生在其他學校受傷能否獲賠?
2020-04-29合同中關于違約金一般是如何約定的?
2020-04-29離婚能爭奪孩子撫養權嗎?
2020-04-29哪些情形下交通違規會被拘留
2020-04-30誹謗罪的認定和界限區分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跟個人財產怎么分?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1離婚訴訟中如何進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5-01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離婚以后要求變更撫養費的條件有哪些?
2020-05-03對方毆打子女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2020-05-04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是什么
2020-05-04起訴離婚爭奪撫養權最快多久?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5已懷孕結婚登記手續流程是什么
2020-05-05收養孩子登記流程怎么走?登記地點在哪里?
2020-05-08夫妻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上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8找出軌證據能不能請私家偵探
2020-05-08離婚時怎么預防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收購股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05-09夫妻離婚孩子有沒有權利參與財產分割?
2020-05-10在房產證上加減名字流程應該怎么走?
2020-05-10夫妻第二次法院起訴離婚需要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2020-05-10夫妻共同財產贈與以后還能不能撤銷?
2020-05-10婚外情夫妻離婚會不會影響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