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計算標準基準地的選擇 [條文] 第三十條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主旨] 本條規定的是計算標準基準地的選擇,也就是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標準不一致的計算方法。 [釋義] 計算標準基準地,指的是在計算某些賠償項目時所依據的標準所在地。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了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基準地,原則上不允許賠償權利人選擇,但基于一些賠償項目關系到賠償權利人的日后生活,本條對此作了特殊規定,允許賠償權利人在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標準基準地進行選擇。 (一)對計算標準基準地進行選擇的根據與意義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九條規定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不過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八條“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的規定,人身侵權行為案件的管轄法院為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侵權結果發生地或者侵權行為所在地法院管轄,這就使得受訴法院所在地可能與賠償權利人賴以生活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受訴法院所在地可能不一致。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全國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這其中包括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二個特別行政區,如果將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排除在外,也還有三十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更重要的是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居民生活水平差異很大,這三十一個行政區域各自有關統計數字差別很大,例如,北京市2002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463.92元,上海市2002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250元,安徽省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032.4元。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賠償權利人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與受訴法院所在地不一致的,這對賠償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影響甚巨。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基于我國的具體情況規定了本條,有利于克服賠償權利人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與受訴法院所在地不一致時對賠償權利人的保護不力的問題,有利于體現損害賠償的公正性,具有重大意義。 (二)有關事項的證明 在本條的具體運用上應當注意,在訴訟過程中,賠償權利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與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及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平均生活費標準孰高孰低,首先應由賠償權利人自行判斷,當其認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標準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時,應當向受訴法院舉證證明,如果不能提供證據證明,人民法院還是應當以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為準。 這實際上是對賠償權利人舉證責任的規定,由于這些標準都是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賠償權利人比較容易證明,不會存在太大困難。 但需要注意的是,賠償權利人還需要對自己的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與受訴法院所在地不一致進行證明。住所是指公民長期居住生活的地點,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五條的規定以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自然人的住所,這一點比較容易證明。經常居住地,是人們在一定時期內居住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條將經常居住地認為是“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居住滿一年的地方,但住院治病的除外。”原則上,賠償權利人應當依據此來證明,但是基于這一規定出臺已逾近20年,社會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使得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準確認定經常居住地,因此在此問題上受訴法院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予以確定,保護賠償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三)計算標準基準地選擇的結果 賠償權利人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其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當然,如果在訴訟過程中賠償義務人提出證據反駁賠償權利人的主張,認為賠償權利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不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人民法院對此也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此作出判斷,如果賠償義務人的反駁成立的,還應當以受訴法院所在地為計算標準基準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賠償義務人提供證據證明賠償權利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低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能否以較低的賠償權利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為計算標準基準地?這一問題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起草中曾經提出過,但如果允許這樣做的話,實際上否定了國際通行的受訴法院地標準,而且也不能充分起到損害賠償對加害人的懲罰作用。因此,在此情形下受訴法院應當仍以受訴法院所在地為計算標準基準地。 根據本條的規定,對于被扶養人生活費的標準,也按照上述規定處理。如果賠償權利人能夠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可以按照較高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標準確定。 (四)對外國人計算標準基準地的理解 外國人在我國遭受中國人的侵害時,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這說明在人身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上也必須適用我國的法律。但是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生活水平與歐美發達國家差距很大,如果這些發達國家的公民在我國受到人身損害,請求損害賠償時,能否適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的規定?對此本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 在日本,關于外國人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日本民法和機動車損害賠償保障法對此時的損害賠償的具體計算均未作出規定,不過在學術界,存在母國基準說(即受害人本國基準說)、日本基準說(即損害發生地基準)和生活實態說。生活實態說認為,損害賠償的計算應當以填補受害人的實際損失為準:對于受害人的精神撫慰金,如果受害人在日本滯留,則按日本的標準計算,如果受害人回國或者因事故死亡,對其本人或者其家屬的撫慰金則以其本國基準計算。 我國有的學者主張借鑒日本的生活實態說來處理外國人在中國受害的損害賠償計算問題。 我們認為對這一問題,應當嚴格按照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的規定處理,不允許受害外國人選擇損害賠償計算標準基準地。當然了,對這一問題可以加強學術探究,并可以體現到民法典有關“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法”部分中去,在未來的民法典中予以解決。 楊立新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話記錄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嗎?
2020-03-13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有哪些規定
2020-03-23不離婚可以要求分割財產嗎?
2020-04-02農民工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11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法律解釋
2020-04-16單位可否單方面調整自己的工作崗位?
2020-04-17勞動合同履行地建立了解一下
2020-04-20租房收服務費合法嗎
2020-04-23高空墜物傷人該向誰索取賠償
2020-04-23繼承權應該如何進行公證?
2020-04-27著作權如何進行登記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的原則是什么?
2020-04-29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認定和界限區分
2020-04-30結婚后可以要求分割婚前財產嗎?
2020-04-30噪音擾民怎么維權
2020-04-30審查起訴延長后多久能到法院
2020-04-30暴力取證罪在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分居離婚要什么條件?如何起訴?
2020-05-01老公出軌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申請商業按揭貸款材料有哪些
2020-05-01女方如何爭奪子女撫養權希望更大?
2020-05-02單方上法院起訴離婚要多少錢?
2020-05-03夫妻訴訟離婚舉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3監護人轉讓應該如何辦理?
2020-05-03離婚后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都有哪些?
2020-05-04通常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哪些?
2020-05-05夫妻復婚以后離婚協議還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5復婚手續如何辦理?沒有離婚證可以嗎?
2020-05-05結婚登記是否需婚檢
2020-05-05未成年人簽訂的民事合同效力
2020-05-06非法拘禁罪:自由的“保護傘”
2020-05-06婚姻終止的法定理由和離婚與無效婚姻的區別是什么?
2020-05-07婚前存款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如何保護?
2020-05-08關于農村土地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05-08夫妻離婚后按揭房產還在還貸怎么樣分割?
2020-05-09個人債務和父母的關系
2020-05-10離婚后能不能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10夫妻離婚通常是否都是男方取得子女撫養權?
2020-05-11夫妻離婚以后按揭房應該怎么樣過戶?
2020-05-11離婚以后要求對方增加子女撫養費有哪些法定情形?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