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義故意殺人案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
安 徽 省 高 級 人 民 法 院
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
(2004)皖刑終字第215號
原公訴機關
安徽省
淮南市
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附帶
民事訴訟原告人)夏鳳祥,男,1930年5月20日出生于淮南市,漢族,農民,住淮南市大通區洛河鎮洛河村姚郢西組。系被害人夏獻廣的父親。
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乃秀華,女,1934年6月16日出生于淮南市,漢族,農民,住址同上。系
被告人夏獻廣的母親。
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方道娥,女,1970年出生于淮南市,漢族,農民,住淮南市大通區上窯鎮余巷村左郢組8號。系被害人夏獻廣的妻子。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曹義,男,1965年3月4日出生于淮南市,漢族,初中文化,個體出租車司機,住淮南市大通區洛河鎮陳莊村26號。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于1998年10月2日被批準逮捕,2003年9月14日被逮捕。現羈押于淮南市第一
看守所。
辯護人王永香,安徽志高
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曹云凱,男,1939年10月1日出生于淮南市,漢族,初中文化,工人,住淮南市田家庵區食品公司蛋品廠宿舍。因涉嫌犯窩藏罪于2003年10月23日被
刑事拘留,同年11月5日被逮捕,2004年2月20被
取保候審。
原審被告人方祝年,女,1944年8月18日出生于淮南市,漢族,小學文化,農民,住址同于曹云凱,因涉嫌犯窩藏罪于2003年10月23日被取保候審。
原審被告人尹良虎,男,1974年3月28日出生于淮南市,漢族,小學文化,農民,住淮南市田家庵區舜耕鎮王郢村新店二組56號,因涉嫌犯窩藏罪于2003年10月2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5日被逮捕,2004年1月14日被取保候審。
安徽省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淮南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曹義犯故意殺人罪,原審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尹良虎犯窩藏罪,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夏鳳祥、方道娥、乃秀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案,于二00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作出(2004)淮刑初字第015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夏鳳祥、方道娥、乃秀華對判決的民事部分不服,原審被告人曹義對判決的刑事部分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
開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
犯罪嫌疑人方壯康(在逃)與被害人夏獻廣之兄夏獻宏有矛盾。1997年9月10日晚9時許,被告人曹義受方壯康之邀,駕駛自已的出租車伙同方壯康、胡德茂(在逃)、胡紀好(已
判刑)前往淮南市洛河鎮胡大郢欲借槍對夏獻宏實施報復。車行至田家庵電廠附近時,方壯康等人見夏獻廣乘坐陳永好駕駛的摩托車在前方同向行駛,即指使曹義加速追攆。當兩車并行時,方壯康等人用車內攜帶的一支獵槍朝夏獻廣、陳永剛連開兩槍,致其二人受傷。夏、陳丟下摩托車向一巷道跑去,曹義將車開至巷口停下,方壯康、胡德茂、胡紀好下車,曹義在車上等候。方壯康等人在巷道里追上夏獻廣,對夏連擊兩槍,之后乘曹義駕駛的出租車逃走。夏獻廣經搶救無效死亡。
法醫鑒定:夏獻廣系被獵槍發射槍彈擊中腿部,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被告人曹義作案后外逃,于2001年夏季返回其父母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家居住。曹云凱、方祝年明知曹義與方壯康等人共同將夏獻廣殺害,仍為其提供食宿。被告人尹良虎明知曹義犯罪,仍幫助曹購車并為其駕駛出租車。
原判認定的上述事實,有下列證據證實:
1、被害人陳永剛陳述證實他與夏獻廣遭受乘一輛出租車的人槍擊。
2、證人宮濤、石磊、石多良的證言證實,二被害人騎一輛摩托車在行駛中遭到一輛并行“面的”上的人兩次槍擊,受傷后被“面的”上下來的二、三個人追到巷內,又聽到兩聲槍響,后這二、三個人跑上車逃走了。
3、同案人胡紀好供述證實,他與方壯康等人乘坐曹義駕駛的“面的”欲到一朋友處借槍報復夏獻宏,途中見夏獻廣等二人騎一輛摩托車在前面行駛,方壯康等人讓曹義加速追上后,持一事先攜帶的獵槍對夏等二人連開兩槍,夏獻廣等二人捂著腿往一巷里跑,曹義將車開到巷口停下,他與方壯康等人持獵槍下車,追至巷內又打了二槍。
4、法醫鑒定證實,被害人夏獻廣左大腿外側有一創口,呈蜂窩狀,左大腿內側有一創口,兩創口貫通;右膝關節內側有一創口,右N窩處有一創口,其內組織缺損,兩創貫通,上述損傷創內血管斷裂。結論:夏獻廣系于被獵槍發射槍彈擊中腿部,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5、現場勘查筆錄證實發案中心現場情況。
6、被告人曹義對其開車拉方壯康等人追攆被害人的事實供認不諱,所供與上列證據能相印證。
7、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尹良虎對其幫助曹義藏匿的事實均供認不諱。
原判認為,被告人曹義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尹良虎的行為構成窩藏罪,均應依法懲戒處。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應予以賠償。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百一十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一款及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五十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曹義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以窩藏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有期徒刑二年,
緩刑二年;以窩藏罪判處被告人尹良虎管制二年。判令被告人曹義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夏鳳祥、方道娥、乃秀華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0元。
原審被告人曹義上訴及其辯護人辯護提出,曹義既無殺人故意,也無殺人行為,原判定罪錯誤;曹在
共同犯罪中系從犯,原判量刑過重。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夏鳳祥、方道娥、乃秀華上訴要求增加經濟賠償。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上訴人曹義于1997年9月10日晚9時許,駕車伙同方壯康等人借槍準備對夏獻宏報復的途中,因遇夏獻宏之弟夏獻廣等二人騎摩托車在前方行駛,即加速追攆夏獻廣等人,致使方壯康等人持獵槍連續開槍擊中夏獻廣,造成夏死亡的事實以及原審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尹良虎在曹義犯罪后幫助曹義藏匿的事實,已為
一審判決中列舉的證據所證實,所列證據均經一審庭審宣讀、出示和質證。
二審期間,上訴人及原審被告人未提出影響案件事實認定的新的證據,故本院對原判認定的事實、證據予以確認。
對曹義及其辯護人提出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查:曹義駕車追攆被害人,使方壯康等人得以槍擊被害人;在被害人中彈逃入巷道后,方等人仍不罷休,曹又開車追至巷口,使方等人再次開槍擊中被害人致死,原判據此認定曹義犯故意殺人罪并無不當。曹義雖未直接槍擊被害人,但其駕車一再追攆被害人的行為是共同實施故意殺人行為的重在組成部分,原判未認定其為從犯正確。故曹義的上訴理由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上訴人曹義配合他人槍擊被害人致死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原審被告人曹云凱、方祝年、尹良虎明知曹義犯罪而幫助其藏匿的行為構成窩藏罪,均應依法懲處。曹義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應予以賠償,原判結合被告人的賠償能力和被害方的損失情況判令賠償并無不當。原審判決定罪準確,量刑及附帶民事賠償適當。審判程序合法。對曹義及其辯護人提出的原判量刑過重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予采納,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上訴提出增加經濟賠償的請求不予支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系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張 小 紅
審 判 員 張 選 根
審 判 員 朱 曉 霞
二00四年五月十三日
書 記 員 葛 增 永[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