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是根據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勞動法》確立的。勞動爭議解決程序一般概括為“一調一裁兩審”。將于今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針對現行制度存在的突出問題,保持“一調一裁兩審”的基本程序不變,對部分程序進行操作。作為一部處理勞動爭議的程序法,一些新的變化應該引起勞動者的重視。變化一:擴大受理范圍,解決“職工投訴無門”問題。現實中,由于一些勞動爭議案件不屬于受理范圍,勞動者經常遇到投訴無門、權益無法實現的情況。有鑒于此,該法第二條規定了受理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終止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勞動合同的變更、終止、終止;(三)因職工被免職、辭退、辭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與《條例》相比,案件范圍包括“因確認勞動關系引起的糾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引起的糾紛”、“因醫療費用、經濟補償或者工傷賠償引起的糾紛”。這些是當前引發勞動爭議的主要情況,也是勞動者普遍關注的問題。應當將其納入受理范圍,使勞動者有申訴的依據。例如,勞動關系確認糾紛“可能包括派遣、學生兼職、個人代理、工作外包和特殊勞動關系。此外,第五十二條規定,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本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適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一規定解決了事業單位職工不得接觸勞動爭議的問題。第二個變化是規定舉證倒置,幫助勞動者跨過舉證門檻。”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或者訴訟,必須首先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即確認勞動關系的存在。但現實中,用人單位往往掌握證據而不提供,如勞動合同、員工名冊等,勞動者很難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很多勞動者跌入了第一門檻。為了合理分配舉證責任,法律規定舉證責任倒置,有利于勞動者跨過第一道門檻。該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由發包人控制和管理的,發包人應當提供;發包人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同時,第三十九條第二款還規定,勞動者不能提供用人單位掌握和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的,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限期提供。用人單位逾期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這些舉證倒置規定是專門為用人單位不提供證據而制定的,將有效遏制用人單位的惡意行為。該條例還指出,如果雇主持有的證據丟失或損壞,雇主也將承擔不利后果。變化三:拓寬調解渠道,特殊調解協議可以申請支付令,注重調解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該法第三條規定,解決勞動爭議應當以事實為依據,遵循合法、公正、及時、注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拓寬調解渠道,第十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二)依法成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3) 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在保留“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調解渠道增加了司法機關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和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后者是指區域性的行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具有良好的實踐效果。此次被寫入《調解仲裁法》,其法律地位得到確認。拓寬調解渠道,既能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又能彌補大量非公有制企業調解組織的不足。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