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人死亡后擔保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擔保法》和《繼承法》的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止)
顯然,擔保合同與借款合同一樣,也具有很強的個人性,保證人死亡后,合同的效力不應終止。保證的本質是人身保險,即以保證人的信譽為保證。聲譽包括什么?它應該包括財產、社會關系、社會背景等,財產首當其沖。實踐中,擔保合同保證主合同目的的順利實現主要取決于擔保人的財產。也就是說,如果保證人沒有財產作為依據,一旦主合同債務人不能履行合同義務,主合同債權人將面臨債權實現的困難。因此,我們認為:保證人死亡后,其信用和名譽仍然存在,應當以其名譽對主合同債務承擔保證責任。由于信用仍然存在,擔保合同的效力不應受到影響。相關知識: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司法解釋》對此未作規定。幸運的是,法國《民法典》第2017條規定,“保證人的義務應當轉移給其繼承人,但保證人承擔民事拘留義務的除外”,根據這一規定,上述觀點也得到了印證。結合法國民法典的規定,我們認為繼承人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選擇繼承,然后承擔相應的責任。保修期有什么特點?
1。保修期由保修合同當事人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但第一個是約定期限。這一特征表明,只有債權人和保證人才有權約定擔保期限,因為只有他們是擔保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與債權人或者債務人與保證人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不發生效力。從債權人的角度看,擔保期是債權人積極行使權利的期間。保證期間是督促債權人盡快向保證人行使保證權的期間。
3。從保證人的角度看,保證期間是保證人可能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而不是保證人必須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而且,即使保證期間已經結束,并不意味著保證人完全免除保證責任。
最新信息(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13條第695條;【主合同變更對保證責任的影響】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債權人與債務人協商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內容減少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債務增加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擔保人對增加的部分不承擔責任。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債權人和債務人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履行期限的,保證期限不受影響。
閱讀本文后,您對這個問題有了清晰的理解。即使擔保人死亡對擔保合同的效力仍然存在,這一法律規定也非常重要,不會終止。對于擔保中的相關債權人,應當了解法律規定。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法律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