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標準《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負傷;(二)因工負傷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guān)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遭受暴力和其他事故傷害的;
(四)患職業(yè)病的;
(五)因工作原因在外出途中受傷、失蹤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其中,第一款第五項規(guī)定了上下班途中工傷的認定標準。以下條文對工傷認定作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六條,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上下班途中”的下列情形,應當予以支持:在合理時間內(nèi),從工作地到居住地、慣常居住地、本單位宿舍之間的合理路線上下班;(二)在合理時間內(nèi),從工作地到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上下班;(三)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活動,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上下班的;(四)在合理時間和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的。
正常合理的上下班時間和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應屬于工傷。“正常合理”應該是老百姓力所能及的《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上下班途中”既包括時間因素,也包括路線因素。是指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的正常工作(或加班),可以從通勤時間、行程、出行時間的合理性來理解。具體來說,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時間:勞動者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時間是從單位到地址;二是路徑:勞動者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可能路徑是從單位到地址。
“上班途中”被視為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的延長。作為勞動者,“上班途中”仍然是其工作狀態(tài)的開始或延續(xù),是勞動者在享有正常的就業(yè)權(quán)或休息休假權(quán)后,由工作場所向住宿場所進行位置轉(zhuǎn)換的過程。《工傷保險條例》將上下班途中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納入工傷范圍,體現(xiàn)了對基本人權(quán)的尊重和提供勞動保護條件、維護勞動者合法權(quán)益的必要性。
上班途中工傷認定不應失去合理性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上下班途中事故認定為工傷作出了合理規(guī)定。如果您對此有任何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律師網(wǎng). 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承諾屬于合同嗎
2021-02-23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2020年公司具備什么條件才能上市
2021-02-22擬設(shè)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被財產(chǎn)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勞動安全衛(wèi)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產(chǎn)品責任的構(gòu)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guī)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