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雙方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行使解除權的條件,條件滿足時,一方單方解除合同,這就是合同的終止。前者稱為談判終止,后者稱為協議終止。(1) 協商解除:所謂協商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合同履行或全部履行前,雙方當事人協商解除合同的行為。由于談判的終止是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而不是在合同訂立時,因此也被稱為事后談判的終止。
協商解除的條件是雙方協商一致,即雙方訂立新合同,主要包括放棄原合同,在原合同的基礎上消滅債權債務。當事人不僅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而且有協商解除合同的權利。但協商解除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侵犯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解除協議無效,雙方仍按原合同履行義務。所謂合同解除,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一定的條件。合同生效成立后,合同履行或者全部履行前,一方當事人在一定情況下有權解除合同,并通過行使解除權消滅合同關系。雙方可以在簽訂合同時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也可以在簽訂合同后另行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權協議也是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是一方當事人行使原合同解除權的基礎。未來解除權并不導致合同的解除。雙方約定在將來享有解除權,這只賦予當事人在一定情況下解除合同的權利,但合同的權利和義務并不因約定解除權而終止。因此,約定未來享有解除權并不導致合同本身的解除。約定未來解除合同的權利,是對未來合同效力的約定。雙方就解除合同的條件達成協議后,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不終止。只有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日后發生時,合同的權利義務才能終止。
4。約定的合同終止條件的發生,并不導致合同自動終止。只有有權終止的人行使終止權,合同才能終止。也就是說,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發生后,只有有權根據自己的情況解除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作出解除合同意思表示,合同的權利義務才能終止。有權解除合同的當事人沒有表示解除合同的意思。即使終止合同的條件已經發生,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也不終止,合同繼續有效。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發生后,只要有權解除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表示解除合同的意思,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二,合同的法定解除有哪些類型?法定解除有以下兩種類型:
(1)因不可抗力而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具有以下特點:
1。它具有客觀性的特點。這是一個發生在雙方之外,不受雙方意愿控制的事件。一個人的行為不能構成不可抗力。
2。要確定哪些事件會成為不可抗力,需要考慮當事人是否履行了應有的注意義務的主觀因素。
所有基于外部因素的事件,如果雙方盡最大努力仍無法預見、避免和克服,則為不可抗力;如果事件是可以預見但無法預見的,或雙方雖客觀發生但仍無法克服或避免,則為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情況:
1、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一種典型的不可抗力。當然,隨著人類預見、避免和克服自然災害能力的不斷提高,作為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的具體范圍也會逐漸縮小。
2。政府行為。
即當事人訂立合同后,由于政府頒布的新的法律、行政法規,合同不能客觀履行,屬于不可抗力。但是,如果僅僅是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使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使合同的履行變得毫無意義或對一方當事人造成重大損害,則是一種意外,并受情勢變更原則的規制。所謂情勢變更,是指合同生效后,由于不可歸責于雙方的原因,情勢發生變化,致使合同基礎動搖或喪失。繼續保持合同原有效力不公平的,可以變更合同內容或者終止合同。
3。社會突發事件。戰爭等社會事件的突然發生,使原合同無法履行。一般社會風波、罷工等應屬于事故范疇,主要以情勢變更原則進行調整。
合同因不可抗力終止時,除存在不可抗力外,還需要具備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要件。合同目的主要是指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經濟目的,即通過合同的法律手段實現各自的經濟利益。
當上述不可抗力使訂立合同的目的失效時,任何一方有權終止合同。(2) 因預期違約而終止合同,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前放棄合同。所謂毀約,就是否定合同的效力,或者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預期違約的兩種形式是:1。這意味著債務人可以履行債務,并非法作出不履行的表示,這是一種違約形式。拒絕履行有其構成要件:
(1)存在法定債務,且該債務的履行必須是可能的。拒絕履行是債務人為了履行而不能履行的問題,如果不能履行,就不可能履行。(2)債務人必須有明確的拒絕履行的意思表示,是明示的而不是默示的;(3)拒絕履行是債務人不履行的非法意思表示。對于債務的履行,如果債務人有正當的拒絕權,如以訴訟時效拒絕履行債務,則不存在違約拒絕,因此不屬于違約意義上的拒絕履行。
2。
這意味著一方當事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供準確的證據,以預見其在履行期屆滿時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義務。例如,出賣人通過訂立買賣合同將特定物轉讓給甲方后,又通過訂立買賣合同將同一標的物再次轉讓給乙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月律師系遼寧卓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全國211工程”重點院校遼寧大學。本著勤勉盡職的職業精神,利用自身扎實的法學知識和不斷豐富的實踐經驗,吳律師多年來辦理過各類民事、經濟、行政、刑事等案件,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深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擅長領域:人身損害、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勞動糾紛、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常年顧問。聯系:13940520866,18642086136。:348426602,E-mail:18642086136@163.com。聯系地址:青年大街1號市府恒隆廣場23層。
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房子是老人的名字動遷怎么辦
2021-03-03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丈夫同性戀能否構成離婚條件
2021-03-23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