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征用必須有一定的程序。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是在征地報批前,將征地有關事項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屬于行政不作為。
2。現狀調查確認。
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調查被征收土地的權屬、土地類型、面積,以及附著在地上的土地的權屬、類型和數量。調查結果應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土地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三。征求意見,組織征地聽證會。
在依法報批征地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他們有權就被征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式申請聽證。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聽證機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提出的異議和建議形成筆錄,這也是批準的必要材料。
4。征地資料的組織、審核和上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市、縣人民政府的征地調查結果、征地補償標準、安置方案和建設項目的有關資料,按照有關規定制定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征地供地規劃,編制建設用地報送說明(簡稱“一書四圖”),經縣級人民政府初步審查批準后,由縣級人民政府正式發文批準。
5。征地審批。市、縣人民政府報送的征地材料,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局)驗收。需要報國務院批準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報國務院批準。
6。土地征用公告。
征地項目依法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和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進行兩次征地公告,即:,征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未經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批準的征地項目。發出預征通知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發出書面通知,撤銷原預征通知。
7。被征地農民的權利經過兩次公示。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日。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在兩次征地公告之后,提出異議權和聽證權是農民的第二話語權。土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審批和交付。
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后,公告期屆滿,當事人無異議或者按照有關要求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經征求意見后,提交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和采納,應當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土地管理部門備案。二是征地公告的期限有多長?征地公告期限為45天。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批準的土地征收方案,自土地征收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收土地所有人為被征收人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通知單位并公告。《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第19號:禁止閑置土地。農用地轉用審批后,兩年內未實施具體征地、使用行為的,審批文件自動失效。
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農用地轉用和征地審批工作的意見》(國土資發[2004]237號)(十四):農用地轉用和征地審批文件有效期兩年。農業用地轉讓或者依法取得征地批準后,市、縣在兩年內未使用土地或者未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有關批準文件自動失效。上述知識是對“土地征用的必要程序”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土地征收的必要程序包括征收前告知、現狀調查確認、咨詢、組織土地征收聽證等,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前來咨詢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為工傷的類型有哪些,認定工傷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