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受傷后如何認定工傷?我國最新出臺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規定了工傷的范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或者認定為工傷。其中,第十四條列舉了什么是工傷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事故受傷;(2)在工作時間前后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收尾工作時因事故受傷;(3)因暴力或其他原因受傷在工作時間或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發生的事故
(4)患職業病(5)外出工作期間因工負傷或因事故失蹤(6)因非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受傷或在城市軌道交通中受傷,上下班途中發生旅客輪渡、火車事故(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律師指出,認定工傷應當具備三個條件,即時間條件、時間條件、社會條件、社會條件,放置條件和引起條件。時間條件要求工傷發生在工作場所,地點條件要求工傷發生在工作場所。至于造成傷害的原因,應該是工作完成后造成的,即勞動者在工作時,在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而發生意外傷害的,將認定為工傷。該法第二項至第七項列舉了工傷認定的例外情況,構成第三類工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即職工的傷害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是履行工作職責或者職責,履行工作職責或者職責是使用法律手段的;暴力傷害與合法履行工作職責或職責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律師指出:“如果員工因個人恩怨和打架斗毆在工作場所受到傷害,但傷害不是由于員工履行工作職責造成的,不能認定為工傷。”,雖然發病期間不在工作時間或工作場所,但如果因工作原因受傷,也應認定為工傷。律師梁志說:“職業病是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長期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的。因此,職業病與一般工傷在發現時間上存在顯著差異。一般工傷的發生具有即時性和即時性的特點,而職業病的形成具有持續性和緩慢性,因此職業病的發現和鑒定往往滯后。如果發現時間與勞動關系存續時間不同步,將剝奪職業病患者的合法權益,這顯然不符合立法初衷。在司法實踐中,許多勞動者在離開原工作崗位后被發現患有職業病。如果將職業病排除在工傷認定范圍之外,大量患職業病的職工將無法享受工傷保險,這顯然不合理。因此,法律將職業病劃分為工傷認定的特殊情形。”p>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及其他傷害”是否屬于工傷,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上下班途中應滿足兩個條件,即:一是時間因素,即:,上下班的必要時間其次是地理因素,即上下班的必要路線律師強調“唯一的路線不是唯一的路線”。如果員工從住所到單位有多條路線,那么他們選擇的是上班還是回家,哪條路線應該視為必要路線。必要的時間應當參照勞動者居住地與單位的距離、勞動者使用的交通工具、交通條件等因素確定,不得限定在固定的時間內。我們還應該注意特殊情況。比如,如果勞動者下班后不直接回家,而是到幼兒園接孩子放學或者買蔬菜等生產生活所需的東西,然后回家,也應該算是在上班途中。但是如果你在下班的路上去購物或者和朋友在酒店聚會,那就不能算是下班后的合理時間了p>律師意見
看完以上對工傷認定的梳理,相信當遇到工傷問題時,勞動者不會手忙腳亂,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作為勞動維權領域的專家,梁志律師在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經驗基礎上總結出一些寶貴的經驗,希望勞動者在維權過程中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我們要保留證據。律師指出,“工傷事故發生后,勞動者應當保留證據,包括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醫療費用的證件、支票,以及用人單位指定送傷者到醫院就醫、刷卡支付的證件。如果工人能自己拍照,他們必須記住對上述文件拍照。如果工人受重傷不能采取行動,其家屬需要在第一時間內與工人或用人單位有關人員進行溝通,并記錄談話內容,保留相應證據,以證明事故發生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原因,以便于今后工傷賠償訴訟中工傷的認定。”p> 其次,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因為保障工傷索賠權的第一步,就是要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如果不能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那么就不可能啟動一系列的工傷索賠程序。在實際司法實踐中,很多勞動者由于法律觀念淡薄,面對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的做法不置可否,造成了工傷,用人單位根本不承認他們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律師指出,“雖然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勞動爭議案件中適用舉證責任倒置,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勞動關系,即,沒有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認定,不一定適用證據原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請求法院確認雙方勞動關系是否成立,適用何種舉證責任。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法院在確定勞動關系是否存在時都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因此,為了避免日后維權道路上可能出現的不必要的羈絆,勞動者在求職或找工作時,應明確提出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求,同時,應保留自己的勞動合同。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必須向勞動者提供相應的勞動合同p>最后,咨詢專業人士。律師建議,“當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和職業病時,在工傷認定和維權過程中,最好咨詢工會和相關專業人士,必要時聘請專業律師代理,以節省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以維護他們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食物中毒一般賠償多少
2021-03-14雇傭童工該如何
2021-03-15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