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勞動合同主體發生變更,是否變更協議或重新簽訂公司主體。如發生名稱變更、法定代表人變更或分立、合并,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無需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如果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33條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出資人不得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34條規定,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各執一份變更后的勞動合同
無論主體發生變更時原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企業合并、分立時,原企業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不解除,新企業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不是原企業。《勞動合同法》第34條規定:“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繼承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公司法》第175條規定:“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成立的公司繼承。”
根據《公司法》,合并是指兩個以上雇主合并為一個雇主,包括新的合并和吸收合并。新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合并為一個新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解散;當一個雇主吸收其他雇主時,這就是吸收合并。被吸收雇主解散,其權利和義務由被吸收雇主承擔;根據《公司法》的規定,離職是指將一名雇主分為兩名或兩名以上的雇主。分離包括兩種形式:衍生新設和衍生分離。新劃分是指雇主被劃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新雇主,原雇主解散;衍生分離是指雇主將一個或多個新雇主分開,并且原雇主繼續存在。可以看出,雇主合并或分立的直接后果是,一些工人希望為新雇主提供勞動力,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分立或分立的情況下,盡管雇主,勞動合同主體發生變更,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導致權利義務的繼承。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確立的權利義務和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保持不變,但在分立合并中形成的新主體取代舊主體,成為勞動關系的一方。第二種情況下,勞動關系雙方仍按照原勞動合同確定的權利和義務履行雙方協議,法律沒有相應規定因工人未合并或分立而安排給其他獨立雇主而導致勞動合同主體的變更。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完全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因此,本案中勞動合同主體的變更是基于勞動者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變更要換營業執照嗎
2021-02-20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