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訂立原則
一、平等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合同雙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是指合同雙方地位平等,在充分協商一致的前提下訂立合同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個方面:
① 合同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無論所有權性質如何,無論單位規模大小和經濟實力如何,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② 合同中的平等權利和義務。雙方獲得的財產、勞務或工作成果大致相當于其義務;要求一方不得無償占用對方財產,不得侵犯他人權益;禁止橫向調整和自由分配
③ 合同雙方必須就合同條款進行充分協商并達成協議,才能訂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凌駕于另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另一方,不得以脅迫、命令、脅迫等方式訂立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有權依法自愿訂立合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民事活動應當由當事人自愿約定,法律有強制性規定的除外。包括:第一,是否自愿簽訂合同;第二,與誰簽訂自愿合同;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愿約定,不得違法;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或者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違約責任可以自由約定。如有爭議,雙方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的規定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雙方應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當公平合理,包括:第一,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整個過程中誠實信用,不得有欺詐行為或其他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指良好習慣的原則。包括以下內涵:第一,合同的內容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精神和原則。第二,合同內容應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行為準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撞傷死一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25運輸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什么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檢驗合格
2021-03-07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