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行為要付哪些法律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犯罪刑事責任。
一、侵權民事責任侵權行為,一般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具備侵權民事責任的主客觀要件。從客觀要件看:
1、有侵權損害事實。欺詐行為造成被欺詐人人身和財產的不利益,即不良后果和不良狀態。從錢財方面看,欺詐行為致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由于決策失誤而無法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本質是損害了受害人動態財產的保值性和增值性;從精神損失來看,欺詐行為致使被欺詐人自由意思表達受到干擾,其結果是使被欺詐人人格受到貶低,威信下降。
2、欺詐行為具有違法性。即欺詐行為人作了法律不允許作的行為-破壞、干擾他人意思自由。
3、欺詐行為是損害事實的原因。因為欺詐行為,才使受害人錢財方面不利益,精神上遭受損害。從主觀要件看:合同欺詐行為是故意而為,既表明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同時表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合同欺詐行為的侵權民事責任,主要方式有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害:第一,對于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于受害人為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第二,對由于欺詐行為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第三,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
二、違法行政責任合同欺詐行為的干擾使相對人的意思按照欺詐行為人設計的模式運行,相對人表達的意思實際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地位平等,破壞了等價交換的原則,破壞了交易的自愿性,破壞了社會信用。合同欺詐行為使參加交易的人沒有安全感,使市場運行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合同欺詐行為的行政法律責任,一是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懲罰強制教化;二是對嚴重違法的要吊銷營業執照,實行市場禁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三、犯罪刑事責任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屬于民法和調整范圍,其承擔的是一種民事責任。但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如果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及應受刑罰處罰性這三種性質時,行為人承擔的就不只是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鑒于有些合同欺詐行為破壞性很強,欺詐所獲取的非法利益達到一定程度,我國《刑法》1997年第224條增設了對于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的規定。合同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它具有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理應受到刑法制裁。
以上就是欺詐訂立的合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很多人以為欺詐兒訂立的合同只用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其實這種情況的合同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