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未約定履行期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般來說,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該約定好履行期限,但實踐中,由于當事人的疏忽等,合同中常只約定價款或者報酬而未明確約定履行期限,當因此而產生爭議和分歧時,該如何解決呢?以下是律霸網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對于合同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法》中做出了規定: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第一百六十一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
二、什么是合同的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的期限是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協商訂立合同過程中約定的,是用來界定合同當事人是否按時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延遲履行合同義務的客觀標準,是雙方履行合同的時間界限,該界限經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上簽字生效,受法律保護,違反該約定,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合同履行的期限,以日、旬、月、季、半年度、年度或跨年度計算。在買賣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實際上就是出賣人交付標的物、買受方支付貨款的時間。
我國合同法中有關合同無效的規定主要有法定無效、被撤銷以及自然終止三種,其中有效期屆滿的無效屬于合同自然終止一類。按“合同有效期”的文意上理解,即過了有效期,就意味著其沒有了任何效力,當然,合同法特別規定的除外,如合同法第九十八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也就是說,在滿足合同約定的有效期的前提下,合同本應失效,但實際上仍然有發揮其效力的需要存在,如合同中結算、清理條款的效力、諸如保密條款等后續義務的效力、以及事后當事人根據合同內容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效力等,這些實際上與合同有效期的含義形成了一定的沖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如果合同里面的人員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履行合同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雙方可以協商違約責任,也可以對另一方進行損失賠償。具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