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問題
7月23日20時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事故造成200多人傷亡。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鐵路旅客運送期間發生旅客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合同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三百零一條、第三百零二條等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責任及責任的大小;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有關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賠償責任及責任的大小。”此次動車追尾事故涉及到違約與侵權責任的競合,受害者可以選擇提起違約之訴或是侵權之訴。當適用《侵權責任法》提起侵權之訴,獲得精神損害賠償是毫無疑問的。當受害者選擇適用《合同法》提起違約之訴時,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呢?這個問題在我國司法理論與實踐中一直存在爭議,但主流觀點都認為從違約責任的角度索賠,精神損害賠償訴求一般難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二、分析問題
筆者認為,在我國目前的司法環境下,所有違約都可獲得精神損害賠償是不合理、不可行的。但就客運合同而言,交通事故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受害者可以獲得精神損害賠償。理由如下:
第一,從理論層面講,鐵路客運的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旅客身體受到傷害,此時發生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合同法》第122條規定了在違約行為同時又構成侵權時,受害人可選擇其中之一進行訴訟。現行法律雖然不允許兩種請求權同時行使,但并非意味著違約責任中拒絕精神賠償。《合同法》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也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現行法律并未明確排除精神損害賠償,而該法條“損失”并非限指財產損失。客運合同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合同,它的履行關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客運方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可以預見到其違約行為(發生交通事故)將不但造成乘客的人身損害,同時也將造成乘客的精神損害。如果以不可預見到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為由否認客運合同精神損害賠償顯然不符合以人為本的司法原則,也不利于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再者,對動車的經營者鐵道部門來說,對于旅客的傷亡沒有任何過錯,只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沒能按照客運合同安全地將受害人送到目的地。根據《合同法》302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的規定應負違約賠償責任,這其中就包括由于第三人的侵權而造成的傷害,這在法律上就叫“當事人為自己一方的第三人的過錯負責的原則”。依照該原則,違約一方雖然沒有任何過錯,也要為第三人的過錯承擔責任,既然第三人的過錯應當對受害人進行精神損害賠償,那么違約的當事人也應對受害人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此外,有學者著書認為“發生傷亡的旅客一方,既可以請求承運人賠償直接損失,也可以請求賠償間接損失,還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失。”
第二,從實務層面講,我國有過客運合同糾紛造成旅客人身傷亡在違約之訴中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成功案例,如劉*文、王*蓮、杜*強訴李*安賠償糾紛案。劉*文、王*蓮是受害人劉-萍的父母,杜*強是劉-萍之子。2000年七月八日.劉-萍乘坐被告李*安經營的豫M一15560號中巴客車,行至靈寶市西閆鄉干頭村附近時,與蘭考縣鄉李*慶駕駛的豫H―70255號東鳳大貨車相撞,致使劉-萍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靈寶市交警大隊認定李*慶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其他人無責任。三原告以受害人劉-萍的近親屬身份,向法院起訴要求李某賠償各種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賠償,法院判決支持了原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
第三,從國際層面講,在國外的合同法中,也同樣有對精神損害賠償的特別規定,《英國合同法》規定:有三種情形可以授予精神賠償:(1)合同的目的就是提供安寧和快樂的享受。(2)合同的目的就是解除痛苦和麻煩。(3)違反合同帶來的生活上的不便直接造成精神痛苦。據《英國合同法》,客運合同違約發生交通事故給傷亡者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不便,對于死亡者的家屬來說則是更為嚴重的喪親之痛即精神痛苦。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客運過程中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規定了。在理論上,受害人家屬失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雖然在實踐中往往沒有賠償。相信未來法律會完善這一規定。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除除裝修合同
2021-01-31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房屋拆遷評估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1農村拆遷如何拿安置房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