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司法認定標準
家庭暴力行為應是一種持續的、長期的行為,偶爾的打罵不構成家庭暴力。
所謂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暴力的行為。其形式既包括毆打、罰跪、捆綁、拘禁等體罰形式,也包括威脅、恐嚇、辱罵等精神虐待。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但婦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們受到的身心傷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對妻子施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如果僅僅是偶爾一兩次爭吵中發生打斗,雖然也是暴力行為,但不屬于《婚姻法》規定的家庭暴力,也不能僅以一兩次打斗就認為構成符合離婚的條件。
法院在認定存在家庭暴力行為,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實施暴力行為的原因。一方實施暴力行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酗酒導致,有的是因生活瑣事發生爭吵導致,有的是另一方存在婚外戀導致,法院在查明暴力行為引發原因時會考慮實施暴力方行為的誘因。
2.實施家庭暴力的次數或頻率。暴力行為應當是持續性、經常性的才構成家庭暴力,因此法院一般會審查家庭暴力的次數或發生的頻率。
3.實施家庭暴力是否造成損害后果。如果僅是輕微的打罵,沒有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后果,法院一般不會認定家庭暴力的存在,法院一般會以醫院的診斷證明或公安機關有關部門的鑒定結論來認定損害后果是否嚴重。
現實生活當中對于家庭暴力以及虐待自己婚姻伴侶的行為社會從整體上都是非常排斥的,對于家庭暴力的情況女性不應該就這樣為了家庭的完整一直進行忍讓,就算不是想要進行離婚也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幫忙維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舉報人能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0-11-21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