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盜用、冒用他人姓名的行為,都屬于侵犯他人姓名權。此時被侵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賠償損失。那么這個侵犯姓名權該怎么賠償嗎?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怎么對侵害姓名權的損害作出賠償
姓名權的損害是一種非財產的損害,它以精神損害為內容而沒有直接的財產內容,因為它體現的是人格利益而不是財產利益。姓名權雖無財產內容,但與權利主體的財產權有一定的聯系,可以間接地導致姓名權主體的財產損害。根據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精神責任的司法解釋,姓名權受到侵害的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二、侵犯名譽權要承擔什么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侵犯他人人格權利的行為是可恥的,往往會給被侵權人帶來不小的損害。而此時可以要求的賠償多數也是精神方面的,則具體計算的時候可能需要參考諸多因素,不過各位要是有需要的話,可以委托我們律霸完整的專業律師來幫助。
姓名權受侵犯怎么辦
侵犯姓名權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侵犯姓名權可以報警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
2021-01-21結婚沒有結婚證離婚彩禮錢能要回嗎
2021-02-11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年金
2021-02-06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