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品價格欺詐賠償標準是什么?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規定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二、經營者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的標價行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屬于價格欺詐行為 :
(一) 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 , 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 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二) 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 , 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 , 以低價招引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三) 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 , 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
(四) 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元從比較的;
(五) 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 , 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
(六) 銷售處理商品時 , 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
(七) 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 , 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磊、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八) 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 ,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九) 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
如果出現了價格欺詐等行為后工商機關會要求經營者限期做出改正并沒收違法所得,同時也是會處以五倍以下的罰款,如果商家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做出整改時,工商機關也是有權利要求經營方停業整頓,如果情節十分嚴重時也是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價格欺詐表現形式有哪些?
在我國超市價格欺詐怎么處理
涉嫌價格欺詐怎么投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子需要哪些程序?
2021-02-12非法轉賣借來的摩托車后將車竊回構成何罪
2020-12-08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