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食客稱7月13日晚上在杜海濤餐廳就餐后出現腹瀉,被診斷急性腸胃炎。食客與餐廳協商,餐廳原本承諾在7月16日賠償食客醫療費,但之后餐廳“以敲詐勒索人很多”為由不予處理。食客不滿餐廳做法,發微博公開此事,由于餐廳負責人之一是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杜海濤,因此被媒體廣泛報道,引起網友討論。餐廳終于在7月20日凌晨發表聲明。稱7人腹瀉就醫非碰瓷!聲明出街之后,深夜未眠的網友紛紛留言,分成兩派:一方表示當天食客只有七人出現腹瀉,質疑七人有敲詐嫌疑;另一方認為,每位食客賠償400元而已,這樣也算敲詐?
網友們的爭論其實可以轉換成一個法律問題:合法維權與“碰瓷”的界限是什么?
首先對于合法維權人們比較好理解,即利用合法途徑維護自己被損害的合法權益。而對于“碰瓷”的實質卻不甚了解,“碰瓷”實質上是一種脅迫。關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將脅迫定義為:以給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失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下面將以小案例的形式分析脅迫的認定和情形。
一、手段不法
例:甲是一位學生,偶然間得到一件珍貴的古董。乙聞悉后,遂對甲說:“給你一萬元,把那件古董賣給我,不然我就把你扔進河里。”因為乙是當地出了名的大惡人,甲無奈,答應把古董賣給乙。
在這則小案例中,乙以要挾甲生命安全的手段,以此買甲的古董,這是典型的手段不法的脅迫。
二、目的不法
例、甲乙是朋友,突然有一天甲對乙說:“與我一起去開一家賭場吧,不然我就去告發你偷稅的事。”
在這起小案例中,告發偷稅本是人民應盡之義務,但其目的在于達成法律禁止或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因而具有不法性,這是典型的目的不法的脅迫。
三、手段目的關聯之不法
例、甲因為做生意失敗,欲向朋友乙借款,乙要求甲提供擔保。甲知道醫生丙曾誤用藥物致人死亡,以告發其事脅迫丙做保證人。
在這則小案例中,保證行為乃法律允許,揭發犯罪亦無不當,但以告發犯罪為手段,脅迫他人作保,其目的不在于回復所生的損害,與犯罪行為不具有內在關系,顯失平衡,具有不法性。這是典型的手段目的關聯之不法。
合法維權:甲無照駕車違規超速撞傷乙,乙對甲說:“如果不馬上賠償,就告發你犯罪。”因為其目的(賠償)與手段(告發交通肇事罪)具有內在關聯,無不法性,屬于合法維權。
總結脅迫主要有三種情形:手段不法、目的不法、手段與目的關聯之法。而合法維權的特征往往是:在同一件事件中,手段與目的關聯合法。
回顧杜海濤餐廳聲明事件,消費者利用發微博的手段維權是合法的,發微博的目的是請求醫藥費賠償,那么目的也是合法的,且手段與目的之間存在關聯,所以本次事件中的消費者應該屬于一種合法維權而非“碰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撞傷死一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25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湖南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方案有哪些
2020-11-26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