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是民法多少條有規(guī)定?
名譽權是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獲得的社會評價、人格尊嚴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民法通則第101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名譽是社會或他人對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商譽、功績、資歷和身份等方面評價的總和。公民、法人享有維護自己獲得公正社會評價的權利,是其參與社會關系,進行正常社會經(jīng)濟活動的重要保障,法律禁止侵犯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權主要包括公民名譽權和法人名譽權兩種。公民的名譽權通常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進行真人真事的報道都不得與事實不符,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名譽;
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損害其名譽。法人的名譽權雖其本身無直接經(jīng)濟內容,但往往對法人活動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有重大影響。機關事業(yè)法人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其社會威信就可能降低,工作計劃就可能受阻;企業(yè)法人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就可能使其生產(chǎn)、經(jīng)營、銷售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企業(yè)破產(chǎn)倒閉。
侵害公民、法人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有:
其一,以侮辱方式侵犯他人名譽,即以口頭、書面或暴力方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貶損他人人格。
其二,以誹謗方式侵犯他人名譽,即以隱瞞真相、捏造事實并加以傳播的方式詆毀他人名譽,損害他人尊嚴。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有:新聞采訪報道中,嚴重失實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的;文學作品中虛構事實,對他人進行誹謗的;傳播謠言對他人進行侮辱的,等等。侵犯名譽權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既可以是口頭或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以行為動作的方式;既可以表現(xiàn)在電視、報紙上,也可以體現(xiàn)在電腦網(wǎng)絡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并且實施了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造成了對他人的侵害,均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犯。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譽權就是屬于個人所擁有的權利,而且這個權利我國民法總則里面專門有相關的規(guī)定,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各自的權益,同時自己的名譽權不允許任何人來進行破壞,一個人的名譽就是屬于自己重要的利益。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guī)定
2020-12-24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取保候審和監(jiān)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婚前財產(chǎn)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chǎn)嗎
2020-11-222020婚姻法規(guī)定離婚共同財產(chǎn)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xù)
2021-02-09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lián)
2021-01-05工傷贍養(yǎng)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jù)嗎
2020-11-15保險經(jīng)紀人辦理保險經(jīng)紀業(yè)務產(chǎn)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shù)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yè)保險費
2020-12-11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