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中學生名譽權的處罰是什么?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我們可知,侵害名譽權的處罰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二、學生享有哪些法定權利
1、健康權。學生的健康應該受到學校的保護,即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的各種活動不得有損于學生的健康。更不得心體罰等惡劣手段損害學生的健康。
2、受教育權。學生違反了紀律或犯了某種錯誤,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沒有權利開除其學籍,否則就是爭奪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即使在高中階段,學校和教師也不能輕易行使停課或開除學籍的處罰手段。
3、 姓名權。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姓名權利,不能圖省事用錯別字代替學生名字中難寫的字。
4、 隱私權,即學生的隱私受法律保護。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探究學生的隱私,更不得散布學生的隱私。
5、 休息權。學生有權依照法律規定按期休息、按時上下課。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爭奪學生休息的權利。
6、 著作權。學生的作品也受版權法保護。學生有權發表和出版自己的作品,未經學生本人同意,其作文及相關作品不得由教師隨意發表。如果引用或發表了學生的作品,不僅必須署上學生作者本人的姓名,還必須付給稿酬。
7、 發明權和專利權。學生有權進行發明創造,其發明創造經過有關部門認可后也可以享受專利權等知識產權權利。
8、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學生在學校也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種權利不受教師意志和其他任何人的干涉。
9、 批評建議權。學生作為學校的成員之一,有權對學校和教師進行批評和提出建議,這是學生應該享有民主權利之一。
10、 結社權。學生有權組織合法的群眾組織和團體,也有權參加合法的群團組織。
11、社會公益權。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在學校里也享有社會公益權利。社會公益權包括享受社會公益利益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學生的這種權利。
12、 人格尊嚴權利。學生的人格不受侵犯,教師批評和處罰學生時,不得用污辱性手段損害學生的人格,如罰站、罰跑步、罰勞動等做法都是對學生人格尊嚴權利的損害。
13、 生命權,學生在學校期間其生命權利必須得到有效保護和尊重,任何危害學生生命的行動和做法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14、 抗議權,學生的相關權利受到不法侵害后,有權向侵權人進行抗議。其抗議權不受被抗議人的地位和年齡及身份的限制。
15、 投訴權。學生的權利受到侵害后,有權向有管轄權的機關和部門進行投訴。這種投訴權包括訴訟權利。
16、 獲得幫助權。學生在學校中遇到本身能力所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有權要求教師和學校提供幫助。
17、 通信權。學生有權與任何人進行通信,其通信權受法律保護,學校和教師不得侵犯變種權利。
18、 言論自由權。學生所享有言論自由權與憲法賦予公民的言論自由權相同。學校和教師無權限制學生的言論自由權。
19、 公平權。學生有權要求獲得與其他學生相同的公平待遇。這種公平權不得受到歧視。
20、名譽權。學生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享有名譽權,即使學生違反了紀律或犯了某種錯誤,教師也不能用污辱性語言或手段損害學生的名譽。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公民的名譽權是不可侵犯的,在中學生的名譽權受到侵犯后,一般可以由其監護人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并要求對侵權進行處罰和賠償,司法機關在對相關事項進行調查取證和審查后,可以作出合法的處理,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2020-12-05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