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槐蔭區律師 ? 衛輝市律師 ? 涿州市律師 ? 西工區律師 ? 晉源區律師 ? 大豐市律師 ? 揭東縣律師 ??
微信是當前非常火爆的聊天社交軟件,擁有非常多的功能,通過微信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和他人取得聯系,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過當前也有許多人用微信來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在網絡生活中我們需要去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如果遇到微信誹謗取證的話我們要怎么做呢?
微信誹謗取證
發到微信朋友圈上的視聽資料屬于法律規定的證據,如果這些視聽資料中有誹謗他人的情況,只要把這些視聽資料保存好,下載打印出來都是可以的。
如果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是構成犯罪的,可以直接向當地的公安機關舉報。 下面是證據和、誹謗罪的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一般來說,中國有關網絡誹謗的民事侵權成立,須具備以下兩個要件:
1、要有損害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為通過網絡傳播了有損特定人名譽的文字、圖片或語言。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傳播內容必然或可能會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卻希望和放任結果發生的,為故意。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為過失。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下稱《解釋》)公布。該司法解釋通過厘清信息網絡發表言論的法律邊界,為懲治利用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提供明確的法律標尺。該司法解釋子2013年9月10日起實施。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網絡誹謗的情況在現階段非常常見,因為很多人認為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誹謗的話他人是無法得知自身的發布情況的,殊不知現在網絡發達的同時,監管也是非常到位的,通過網絡的IP地址相關部門就可以知道地方的地址,能夠知道對方的個人信息。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刑三年最快多久出來
2021-03-01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動遷房買賣合同簽訂后后悔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