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的是消費者的哪些權利
假冒偽劣產品侵犯消費者:
1、知情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2、可能會侵犯安全保障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二、哪些屬于假冒偽劣產品
國家質檢總局規定了假冒偽劣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牌產品標志、免檢標志等質量標志和許可證標志的;
(2) 偽造或者使用的虛假的產地的;
(3) 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
(4) 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
(5) 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 失效、變質的;
(7) 存在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的
(8) 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的;
(9)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
國家質檢總局還規定,經銷下列產品經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視為經銷偽劣商品:
(1) 無檢驗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允許銷售證明的;
(2) 內銷商品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生產者和產地(重要工業品未標明廠址)的;
(3) 限時使用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
(4) 實施生產(制造)許可證管理而未標明許可證編號和有效期的;
(5) 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規格、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標明的;
(6) 高檔耐用消費品無中文使用說明的;
(7) 屬處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裝的顯著部位標明“處理品”字樣的;
(8) 劇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而未標明有關標識和使用說明的。
假冒偽劣產品也就是我們說的山寨貨,由于質量上面得不到保證,很多都是從私人小作坊里面出來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出現意外,就會造成人員受傷、財產損害的情況。而此時,作為消費者一方面可以基于買賣合同關系,要求銷售者承擔違約責任。當然,也可以基于侵權關系,要求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承擔侵權責任。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與強制傳喚有區別嗎
2021-02-20疫情期間公司不給發工資如何維權
2020-11-11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