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糾紛及處理要注意哪些問題?
1、注意合理確定訴訟主體
在原告資格方面,消費者以產品責任糾紛為案由起訴,原告資格不限于商品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產品的實際使用人、實際受害人均可以起訴。另外,對于明知產品存在質量缺陷仍然購買的,即“知假買假”的當事人,法律亦不禁止。在被告方面,消費者既可以起訴生產者,也可以起訴銷售者。如果是通過商場、展銷會、交易市場等場所購買的商品,還可以起訴活動開辦者、柜臺的所有者。新消法頒布后,網絡購物中的網絡交易平臺也可能成為被告,在其不能提供生產者或銷售者信息的情況下,需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2、注意正確選擇法律關系和法律依據
選擇不同的法律規范主張權利,會導致不同的法律適用,最終的處理結果也會有所差異。在法律關系方面,如果以合同法律關系主張,則依據雙方的買賣合同約定,確定違約責任和實際損失的大小進行賠償,若以侵權法律關系主張,則可能獲得實際損失之外的懲罰性賠償與精神損害賠償。在法律依據方面,消費者以《侵權責任法》起訴,能獲得實際損失的賠償金額;以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起訴,可能獲得除實際損失以外的3倍價款的賠償。選擇不同的法律關系和法律依據主張自身權利,可能導致賠償數額的巨大差異,消費者需理性慎重選擇。
3、注意對核心事實證明的程度與方式
在產品責任糾紛中,消費者需證明的事項一般包括4個方面:一是購買物的同一性,即消費者所稱的瑕疵產品為生產者、銷售者所生產出售的產品;二是產品存在質量缺陷或不符合安全標準;三是產品的質量缺陷造成了消費者財產和人身損害。四是損害和產品質量缺陷存在因果關系。對第一點一般可以通過購買憑證、證人證言、監控視頻等證據證明。對第二點的證明,只需進行初步證明產品不具有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標準等方面存在瑕疵即可。消費者可以通過產品的相關證書和說明、生產銷售者廣告宣傳、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及專門鑒定機構的鑒定進行證明。
對第三點消費者可以瑕疵商品本身,遭受人身損害的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等單據,遭受財產損害的財產價值憑證,相關鑒定意見等作為證據證明。對因果關系的證明,可以通過損害發生前后情況對比,專門鑒定意見以及合理推理來證明。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在主張懲罰性賠償時,往往還需證明經營者的主觀惡意,即欺詐或明知,對主觀惡意可以通過交易過程中的客觀行為來證明,包括虛假宣傳、隱瞞事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證書缺失、檢驗不合格等。
4、注意正確理解損害賠償法律規定的條件和涵義
產品責任糾紛中,被侵害人可獲賠的范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缺陷產品造成的其他財產損失;造成人身傷害的應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殘疾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如果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被侵害人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在賠償數額上可請求多倍賠償,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可以獲得酌定的懲罰性賠償;依據新消法,消費者可以獲得退一賠三的賠償,3倍賠償金額不足500元可獲賠500元。嚴重人身傷害的,可獲賠一罰二的賠償;依據《食品安全法》,對食品類產品可獲得退一賠十的賠償。
由于題中所陳述的產品質量糾紛是比較含糊不清的,因為我們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產品以及質量差到了怎樣的程度,所以也只能提供一些資料幫助大家了解一下處理產品質量糾紛的基本常識。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以直接要求銷售商家對產品質量承擔法律責任。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產品質量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是怎樣的
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筆錄和口供是一樣嗎
2020-12-02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公租房能購買嗎,遇到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0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中關于征地程序和征地補償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6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租房期間遇拆遷 以訴促調獲補償
2021-01-26大棚拆遷如何評估
2020-12-11征地程序不規范,如何維權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