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破產撤銷權,指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法定期間內所為的侵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有否認其效力并申請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實際上,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制度是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在破產法上的延伸。基于其獨特的法律特性和制度功能,各國破產法均規定了破產撤銷權制度。
二、撤銷權制度概述
《破產法》規定撤銷權的目的,在于恢復因破產人不當處分而失去的利益,保護全體債權人公平受償的機會。國內也有學者稱之為否認權,并定義為:對于破產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前一定期限內所為的有害于破產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過管理人行使撤銷權而予以消滅,使財產回復到行為發生以前的狀態的行為。否認權理論實為日本學者提出,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35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前6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的期間內,破產企業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隱匿、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
(二)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
(三)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
(五)放棄自己的債權。破產企業有前款所列行為的,清算組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回財產。
追回的財產,并入破產財產。這一破產撤銷權制度,雖然在法律上給予了債權人適當的救濟權利,但由于該規定過于簡單,在審判實踐中操作性差,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不完善,因此,在立法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破產撤銷權制度,以便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擴張破產撤銷權的適用范圍和行使主體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3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債權的。
第32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破產撤銷權是否可以認定為有效力,應當向相關法院申請撤銷該行為。其實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其實是債權人撤銷權制度的延伸。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法定贍養人
2021-02-19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