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勞動關系的原則有哪些?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關系的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1)勞動權利義務相統一原則我國《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這一規定被確立為勞動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表明,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從事勞動,既是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又是履行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義務。
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平等權利,即享有勞動權。所謂勞動權,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的規定,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權和職業選擇權。公民只要有勞動能力,不論性別、民族、財產狀況等的不同,都有權參加勞動并獲得勞動報酬;有權依法選擇符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人單位;有權利用國家、社會提供的各種機會參加不同的培訓,以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
勞動既有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勞動是一切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義務勞動。勞動者在勞動崗位上應認真履行各項勞動義務,要按時按量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2)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在我國,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應當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落實憲法中的規定,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全面、平等保護。
所謂全面保護,是指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包括勞動財產權益、勞動報酬權益、勞動者人身權益。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權益,都應該得到保護。
所謂平等保護,是指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要受到平等的保護。首先,對各種勞動者平等保護。對于不同性別、民族、種族、職業、職務的勞動者,他們在勞動法上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禁止對勞動者有任何歧視。其次,不應該注意對特殊群體的特殊保護。對于特殊勞動者群體(如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少數民族勞動者等),除了要給予他們勞動法的一般保護之外,還應該對他們的特殊利益給予特殊的保護。
(3)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原則勞動法主體主要包括國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法主體利益包括國家的利益、用人單位的利益和勞動者的利益。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就是要求盡量實現這三方利益的平衡。國家的利益是整體利益,在勞動法人,主要表現在通過保障和促進勞動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國家政治穩定、社會安寧和經濟文化發展,從而為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和用人單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只有用人單位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改善生產條件,改進經營管理,為勞動者提供更好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
綜合上面所說的,確實勞動關系最重要的就是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也是唯一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證據,但勞動者也要遵守勞動法不做任何違反條款的事情,所以,做為一位勞動者對于勞動法一定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現在的勞動法越來越完善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理解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30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