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構成三要件包括哪些?
犯罪的構成三要件包括犯罪主體、犯罪行為、犯罪結果。具體如下:
1、犯罪主體,是指犯罪的自然人或者單位。自然人除包括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具體犯罪行為等客觀因素外,還應當包括犯罪人的犯罪動機、目的等主觀因素。
2、犯罪行為,是指犯罪主體通過一定活動,作用于犯罪對象,侵犯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危害社會結果的行為。犯罪主體通過實施犯罪行為,造成犯罪結果。
3、犯罪結果,是犯罪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侵犯,造成一定社會危害的結果。只要犯罪主體實施的犯罪行為作用于犯罪對象,使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被侵犯,就造成了社會危害性,刑法根據社會危害性的不同程度規定構成犯罪的不同犯罪結果。
二、犯罪的特征包括哪些?
1、危害性
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指犯罪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質特征在于它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某種行為根本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刑法就沒有必要把它規定為犯罪;某種行為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認為是犯罪。由此可見,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質和量的統一。
2、違法性
刑事違法性是指觸犯刑律,即某一個人的行為符合刑法分則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對犯罪行為的否定的法律評價。在罪刑法定原則下,沒有刑事違法性,也就沒有犯罪。因此,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3、侵害性
法益侵害性是指對于刑法所保護的利益的侵害。這里所謂刑法所保護的利益,就是法益。
4、懲罰性
應受懲罰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國家對于具有刑事違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行為的刑罰懲罰。犯罪是適用刑罰的前提,刑罰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如果一個行為不應受刑罰懲罰,也就意味著它不是犯罪。
綜上所述,有些犯罪學說理論中,認定犯罪要符合三個要件,包括犯罪行為表現、主體及結果,犯罪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能是法人,犯罪結果就是侵犯的對象造成的危害。不同的犯罪對應的行為不同,這也是區分犯罪的主要標志。
對于緩刑考驗期內犯罪構成累犯么
貪污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危險駕駛的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典型案例
2020-12-31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