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被強征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依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對土地強征行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行政訴訟的時效為六個月,從當事人知道強征行政決定作出之日起計算。
相關法律規定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九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強制征地程序
按條例規定,只有在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而且該裁決已經生效,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已作出行政強制拆遷決定書的前提之下,才真正適用于城市房屋行政強制拆遷。建設部《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的出臺,是對條例的補充和完善,對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城市房屋行政強制拆遷程序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拆遷當事人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
按照條例和規程的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搬遷期限、補償方式、補償標準以及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等原因達不成協議的,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請求裁決,這也是申請裁決的前提。行政強制拆遷的依據是生效的裁決,所以適用行政強制手段拆遷的前提條件是拆遷當事人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了裁決的申請,且有了生效的裁決,行政強制拆遷才可能發生。
2、強制拆遷前必須先調解。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查決定受理以后,應進行調解。調解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作出裁決前的必經程序,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調解中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當采納。拆遷當事人拒絕調解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依法作出裁決。
3、強制拆遷前召開兩次聽證會。
①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戶數較多或比例較高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受理裁決申請前,應當進行聽證。
②是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強制拆遷前,應當邀請有關管理部門、拆遷當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代表等,對行政強制拆遷的依據、程序、補償安置標準的測算依據等內容,進行聽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強制拆遷,還必須經領導集體討論決定后,方可向政府提出行政強制拆遷申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對土地強征行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而行政訴訟的時效為六個月,從當事人知道強征行政決定作出之日起計算。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