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責任訴訟時效該如何算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哪些
一、過錯責任原則及其構成
過錯責任的原則是指發生合同違約責任后,只有違約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違約責任。違約方雖有違約事實,但其對違約沒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則不承擔違約責任。
二、無過錯原則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三、違約責任的承擔
1、實際履行,包括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非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實際履行的除外情況。
2、賠償損失,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由違約方以自己的財產賠償的一種違約責任形式。適用賠償損失的條件,債務人須有違約行為,相對人因違約受到損失,違約行為和相對人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四、賠償損失與實行履行的關系
根據規定,賠償損失與實際履行可以并用,守約方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賠償損失。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合同違約時,其訴訟時效該如何算的相關知識,違約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但是合同違約時,其訴訟時效將按照我國相關規定實施。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申請再審之前的判決有效嗎
2021-01-17立房產遺囑公證多少錢
2021-01-10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政府交出的拆遷安置房應該達到什么標準
2021-01-23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拆遷登記之后戶口遷移有影響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