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小公司,企業(yè)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簽合同,是不是就意味著不存在勞動關系。在工作中,若員工本人與企業(yè)發(fā)生了糾紛,協(xié)商不成,會選擇起訴。提供不出勞動合同,應該用什么來證明與企業(yè)存在勞動關系呢?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確認勞動關系法院是怎樣認定的?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企業(yè)、個體經(jīng)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jù)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國家之所以在立法中如此強調(diào)勞動合同是有道理的。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權的第一步,甚至有人說是勞動者的“護身符”。俗話說“口說無憑”,現(xiàn)實中大量勞動者吃虧就吃虧在沒有證據(jù)。而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的直接反映,是最有利的證據(jù)。“白紙黑字”的勞動合同是勞動仲裁、法院做出判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主要憑據(jù)之一。
因此,勇敢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用人單位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確立勞動關系的三大標準勞動者如果已經(jīng)簽訂了勞動合同當然好了,但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呢?
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標準: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準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單位”必須是我國勞動法中的“企業(yè)、個體經(jīng)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并獲得報酬的過程。“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合法的資格。
注意收集以下證據(jù)如果勞動者發(fā)現(xiàn)用人單位沒有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證據(jù)了,以備不時之需。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歸納來說,勞動者就是要注意收集自己的收入憑證、與用人單位有關的身份證明、用人單位的招工材料、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實施管理的證明、其他可以作為旁證的證明。需要特別說明的,用人單位的報銷憑證等、因公傳遞的電子郵件等也屬于有效證據(jù)。總之一句話,能證明自己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的各種東西。
每年發(fā)生的勞動糾紛事件都不少,去起訴的話,需要提供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若沒有勞動合同,法院會先進行勞動關系的認定。那么,確認勞動關系法院是怎樣認定的?只要員工能提供證明其身份的考勤記錄、工牌或者是入職登記表等,法院都能進行勞動關系的認定。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房產(chǎn)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jīng)過幾人同意
2020-11-25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開發(fā)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解除合同經(jīng)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如何區(qū)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勞動關系發(fā)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人身意外險的內(nèi)容
2020-12-17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yè)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