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有哪幾種形態?
1.預備中止、實行未了中止和實行終了中止
根據發生的時空范圍不同,可將犯罪中止分為預備中止、實行未了中止和實行終了中止三類。
(1)預備中止。是指發生在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其存在的時空范圍是始于犯罪預備活動的實施,終止于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具體來講,是指行為人在犯罪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態。(2)實行未了中止。是指發生在行為人著手犯罪實行行為以后,實行行為尚未終了之前的犯罪中止。具體來講,是指行為人在著手犯罪實行行為而未終了之前,自動放棄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態。
(3)實行終了中止。是指發生在行為人的實行行為已經終了但特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結果尚未發生之前的犯罪中止。具體來講,是指行為人在實行行為終了以后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結果發生之前,自動放棄犯罪并有效地防止該犯罪結果發生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態。
2.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根據對其成立是否要求行為人做出一定積極的舉動之不同,可以將犯罪中止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是指只需行為人消極停止犯罪行為的繼續實施便可以成立的犯罪中止。預備中止都是消極中止,實行未了中止一般也屬于消極中止。
(2)積極中止。是指不僅需要行為人停止犯罪行為的繼續實施,而且還要積極有效地實施一定行為去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才能成立的犯罪中止。實行終了中止都是積極中止,也有一小部分實行未了中止屬于積極中止。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積極中止的社會危害性要比消極中止大。
二、中止犯的處罰原則
按照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要正確地適用這一處罰原則,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對中止犯采取從寬處罰原則。
2.對中止犯采取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原則。
3.對中止犯采取必減主義。
4.注意中止犯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關系。對中止犯適用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原則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人的行為雖然未達到犯罪既遂,但還是已經達到足以構成犯罪的程度,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但書”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情形,應不認為是犯罪。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罪中止的相關認定上,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造成犯罪中止的原因上應當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對于相關的處理可以向司法機關來咨詢,也可以委托律師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造成違法行為。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亂執法怎么辦
2021-02-25婚后怎么能讓所購房屋成為個人財產
2020-11-13賣家索回小產權房買家可要求補償
2020-11-07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房屋拆遷了,但是一直不給安置,該如何維權
2020-12-15征地拆遷過程中由誰組織聽證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