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班費勞動仲裁的時效是多久
1、勞動仲裁的時效為一年;
2、拖欠工資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續,仲裁時效從離職之日開始計算,除非能夠證明勞動者已經收到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的除外;
3、綜上,如果勞動者在離職之后一年內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所有加班工資,除非勞動者者已經收到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的除外;
4、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法定節假日不能以調休代替加班費
按《勞動法》及配套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向在此期間加班的勞動者支付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并且不得以調休等方式代替。
在某餐飲企業打工多年的陳先生也反映,能按時拿到工資就算不錯了,3倍的加班工資想都沒想過,“碰上有人情味的老板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可能會發一些過節費,至于加班費,這個真沒有。”
不過,即使加班費的支付情況并不理想,卻很少有勞動者主動維權。因擔心被解雇,在“飯碗”與“加班費”之間,大多選擇沉默。
如果勞動者的節日加班工資被克扣,可撥打全省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統一投訴電話12333反映。
備注: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為加班費問題產生了爭議的,可以向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但是要注意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里面的規定,一般是一年,而起算的時間就是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之日。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標準工時制加班費計算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