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準確地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是進一步探討行為人犯罪類型的前提。那具體來說怎樣認定刑事責任的能力?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疑惑,那就看下面律霸小編為您做的介紹吧。
一、怎樣認定刑事責任的能力
1、按年齡分: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這是負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罪,要負某些犯罪的刑事責任。這是負相對的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3)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這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2、按精神狀況分:
(1)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為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2)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3)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屬于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二、認定刑事責任能力的標準是什么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值得注意的是,達到16周歲年齡的人犯罪,將負擔的是一種完全的刑事責任。這是我國法律基于已滿16周歲的人一般心智和體力皆已成熟的考慮而作出的推定規定。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與上面所提不同的是,這里所應負的刑事責任年齡,是相對的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也就是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僅僅是犯上述犯罪行為時才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這里也應注意,這個年齡階段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5、不滿16周歲不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養。
6、已滿75周歲的人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8、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9、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是如果存在限制甚至無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最好在專業的刑辯律師的幫助下向法庭提出,從而更好地更公平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誰來承擔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