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后批捕要不要收監
這種情形會被送入看守所,而不是收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八十一條規定,“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可見,強制措施一般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拘傳: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強制其到案的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方法。
取保候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監視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拘留: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
逮捕: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一種,在一定時間內剝奪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并解送到一定場所予以羈押的強制措施。
所以,監視居住后批捕后,會在看守所內關押,而不是收監。
二、逮捕的批準機關是什么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即逮捕的批準機關是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
收監是一種收押入監的活動,是刑罰執行的開始。而在監視居住被依法批準逮捕之后,尚未經過法院的審判,這種情況下并不會涉及到刑罰,自然也就不存在收監的情況。但是在監視居住被批準逮捕之后,往往會被送入看守所,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羈押,限制其人身自由。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