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他指的是我國的專業人士利用他們自己所學到的一些科學技術手段來對某項事物進行鑒別并且得出一個鑒定的結論。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某些人體損害是需要進行一個傷殘等級鑒定。那么,很多人想了解腰椎爆裂骨折司法鑒定規定是怎樣的?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腰椎橫突骨拆司法鑒定是輕傷嗎?
橫突骨折有可能構成輕傷,三處以上橫突骨折,構成輕傷一級。椎骨骨折,構成輕傷二級。具體情形需要進行司法鑒定。
二、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 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依據。
第二條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 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鑒定損傷程度, 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害及后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后引起的并發癥和后遺癥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第四條 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 也可以由司法機關聘請或者委托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鑒定人有權了解案情、調閱案卷、病歷和勘驗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鑒定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應用科學的檢測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
第二章 頭頸部損傷
第五條 帽狀腱膜下血腫頭皮撕脫傷面積達20平方厘米(兒童達10平方厘米);頭皮外傷性缺損面積達10平方厘米(兒童達5平方厘米)。
第六條 頭皮銳器創口累計長度達 8厘米, 兒童達 6厘米; 鈍器創口累計長度達6厘米,兒童達4厘米。
第七條 顱骨單純性骨折。
第八條 頭部損傷確證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近事遺忘。
第九條 眼損傷(一)眼瞼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的;(二)眶部單純性骨折;(三)淚器部分損傷及功能障礙;(四)眼球部分結構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的;(五)損傷致視力減退,兩眼矯正視力減退至0.7以下(較傷前視力下降0.2以上),單眼矯正視力減退至0.5以下(較傷前視力下降0.3以上);原單眼為低視力者,傷后視力減退1個級別。視野輕度缺損;(六)外傷性斜視。
第十條 鼻損傷(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二)鼻損傷明顯影響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第十一條 耳損傷(一)耳廓損傷致明顯變形;一側耳廓缺損達一耳的10%,或者兩側耳廓缺損累計達一耳的15%;(二)外傷性鼓膜穿孔;(三)外耳道損傷致外耳道狹窄;(四)耳損傷造成一耳聽力減退達41分貝,兩耳聽力減退達30分貝。
第十二條 口腔損傷(一)口唇損傷影響面容、發音或者進食;(二)牙齒脫落或者折斷2枚以上;(三)口腔組織、器官損傷,影響語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四)涎腺損傷伴有功能障礙。
第十三條 顴骨骨折或者上、下頜骨骨折; 顳下頜關節損傷致張口度 (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小于3厘米。
第十四條 面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3.5 厘米 (兒童達 3厘米),或者創口累計長度達5厘米(兒童達4厘米)或者頜面部穿透創。
第十五條 面部損傷后留有明顯瘢痕, 單條長 3厘米或者累計長度達4厘米;單塊面積2平方厘米或者累計面積達3平方厘米;影響面容的色素改變6平方厘米。
第十六條 面神經損傷致使部分面肌癱瘓影響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條 頸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 5厘米或者累計創口長度達 8厘米。未達到上款規定但有運動功能障礙的。第十八條 頸部損傷出現窒息征象的。
第十九條 頸部損傷傷及甲狀腺、咽喉、氣管或者食管的。
首先在這里必須要告訴大家,這種骨折他的司法鑒定的具體程度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可能是會構成輕傷一級或者是二級的。除此之外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我國最新的傷殘等級鑒定標準的規定。
2020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傷殘鑒定機構由誰指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判決書強制執行費用如何規定的
2021-02-02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公房拆遷后如何安置共同住人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