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是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下面律霸網小編在本文整理介紹管制相關的內容。
管制的概念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的特征是: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不羈押在監獄、看守所等執行場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也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不中斷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對罪犯不予關押,是管制刑與其他刑罰方法的重要區別。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在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下進行勞動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現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擔任領導職務、外出經商、遷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管制的適用對象
管制是我國主刑中最輕的一種刑罰方法,適用于罪行較輕、人身危險性較小,不需要關押的犯罪分子。
管制的適用對象有以下幾個特點:
1、罪行性質輕、危害小。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
2、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并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險性很大,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刑法第38條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立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并且發給本人解除管制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復婚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2020-11-11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村委會有權決定土地流轉的收益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