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所出現的專門性問題作出專業的解釋。司法鑒定是通過司法機關或當事人委托法定鑒定單位執行的,需要依照有關的法定程序來完成。司法鑒定結論往往會成為法院審理案件的重要憑證,也決定著當事人官司的勝敗。但在司法鑒定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那么司法鑒定會出個錯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
司法鑒定不同于一般的鑒定,強調是在訴訟過程中,為訴訟活動提供鑒定服務;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性知識對訴訟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并提供負責任的鑒定意見。所以司法鑒定出錯還是有可能的。
一、從四個方面入手審查鑒定結論。
(一)審查司法鑒定的委托程序。 司法鑒定委托程序方面有法律規定,比如:鑒定依據的檢材要先經雙方當事人質證,鑒定材料經質證,確保真實、完整、充分,與案件有關聯性。如果沒有質證,那么委托程序就違法了。如果是單方面自行委托的司法鑒定,則可以就此委托程序提出異議,從而申請重新鑒定。
(二)審查鑒定機構的鑒定程序。 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的資質要符合法律規定,鑒定人要執行回避等。司法鑒定程序的規定很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司法部頒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對司法鑒定從受理委托到鑒定結論出具等各環節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將涉案司法鑒定的各個環節步驟對照相關規定,以找出其違反程序規定的問題。
(三)審查鑒定標準的選擇適用。 司法鑒定往往涉及的是專業性問題,但很多專業性問題并無統一的鑒定標準,不同標準的適用決定了鑒定結論的巨大差別。這就是目前司法鑒定的實際情況。但普通的當事人并不知道這些,他們往往只能無奈地接受結論,因為鑒定結論是專家做出的,而自己并不懂鑒定應該依據什么標準,更不知道有很多標準可供選擇。那么到底在某個專業問題上應該適用什么標準呢?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同樣的鑒定標準也可能存在理解和適用上的不一致,專家也存在理解適用錯誤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針對具體的鑒定結論,吃透案情,熟悉各種鑒定標準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四)審查鑒定結論的證據能力。 在我國司法審判實踐中,法官們通常過分地夸大鑒定結論的科學性,而忽視鑒定結論的“意見”屬性,把本應需要嚴格審查的“意見”當作“結論”而直接適用于案件事實的判斷,司法鑒定意見被濫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一條明確規定:“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該條明確了司法鑒定的概念,指出了鑒定結論的性質,即鑒定結論實際上僅僅是鑒定人提供的一項鑒定意見而已,僅僅代表了一家之言,既可能正確,也可能發生錯誤。因此鑒定結論并不具有任何預決的效力,鑒定意見只有在具有法律規定的證據資格的情況下,并經過庭審質證和辯論才可以成為法官據以做出判斷的證據,也就是說鑒定結論實際上是那些順利通過訴訟程序限制而具有證據能力的“鑒定意見”,鑒定結論是鑒定意見的使用結果。所以,對鑒定結論進行充分有效的質證很關鍵。如果發現了問題就要充分的揭露從而暴露其證據能力不足。另外,就某些復雜問題要堅持讓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證,否則不能認可鑒定結論。我在辦理涉及鑒定的案件過程中發現,很多司法鑒定結論書同法院判決書有相同的特點,那就是結論下的快,缺乏分析論證。針對專業問題,如果缺乏論證,那么結論顯然不能服人。所以涉案當事人不能放過這樣的關鍵環節,應該窮追猛打依法維權。
二、“細嚼”司法解釋,找出鑒定所存在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對司法鑒定做了一些規定,其中有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和第五十九條。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應當對這四個法條進行“細嚼”,才能找出鑒定所存在的問題,也才能說服法官不采信錯誤的鑒定結論。
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第二十九條規定:“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稱、委托鑒定的內容;
(二)委托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第五十九條規定:“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對鑒定結論有異議,一定要堅持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只有鑒定人出現在法庭上,你才可以對他的回答或不回答“窮追不舍”的追問下去,使鑒定人無藏身之處。只有通過在法庭上的不斷追問,才能使鑒定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在法官面前。還有,應向法官以書面形式表明,對司法鑒定人的書面回答堅持不予接受。
三、對錯誤的鑒定結論堅持說“不”。
(一)堅持申請重新鑒定。 如果鑒定結論錯誤,則一定要堅持申請重新鑒定。首先要取得法官對重新鑒定申請的支持,不能單純的只是提出申請,而要圍繞重新鑒定申請準備充分合理的理由,要盡量搜集證據,要盡其所能。比如對鑒定結論提出充分有據合法合理的異議,包括針對鑒定程序和鑒定結果等等。
(二)向司法行政機關投訴反映,以達到撤銷違法司法鑒定結論的目的。 如果司法鑒定機構違法違紀進行司法鑒定活動,則可以向省級司法行政部門投訴。司法行政部門可以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從而使得原鑒定結論作廢或者司法鑒定結構主動撤銷違法的鑒定結論。 當前的司法鑒定實踐中,鑒定機構作為商業主體很多都存在委托受理把關不嚴,鑒定結論草率,鑒定程序不規范,鑒定暗箱操作及受賄腐敗的問題。所以投訴舉報司法鑒定機構違法行為的方式也是可以考慮選擇的。?
(三)主動搜集其他證據以推翻鑒定結論,使得鑒定結論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正規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首頁會有一份“聲明”,其內容往往包括什么委托人應當向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并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之類的話語。言外之意,鑒定意見是基于檢材真實、完整、充分、合法等基礎之上。如果能夠搜集到有關否定檢材真實、完整、充分、合法的證據,則鑒定意見自然就失去基礎,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另外,針對那些缺乏分析論證只有粗糙含糊性結論的鑒定意見書,也可以自行委托更加權威的鑒定機構來做出精益求精、論述細致嚴密的鑒定意見來向法庭提交。盡管這種鑒定意見可能法官不予理睬,但對法官絕對會起到一定的影響。因為都是意見,法官更喜歡意見的分析推理而不只是口號性的結論。
進行司法鑒定,可不像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的,但是出現糾紛和糾紛損失后,司法鑒定又成了必不可少的程序,所以司法鑒定結果是否正確變得尤為重要。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司法鑒定會出個錯嗎如何來避免的一些相關資料,希望對正在有這方面問題的你有所幫助。
司法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司法鑒定時間規定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融資炒股是共同債務嗎
2020-11-11經營性資產包括哪些
2021-01-02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工傷索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8婚姻外遇如何處罰?出軌對離婚時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2021-03-03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