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房產歸屬而產生的糾紛非常多。物權法第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實踐中,有觀點認為,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未經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就不能取得及享有不動產物權。已經登記的不動產產生權屬爭議的,應當提起行政訴訟撤銷或者變更登記。“這種觀點受眾頗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實踐中出現了民事、行政審判部門互相推諉以及民事裁判與行政裁判沖突的現象,不僅徒增當事人訟累,也有損司法的權威和公信。”
對此,《解釋》規定,因不動產物權的歸屬,以及作為不動產物權登記基礎的買賣、贈與、抵押等產生爭議,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依法受理。當事人已經在行政訴訟中申請一并解決上述民事爭議,且人民法院一并審理的除外。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不符、其為該不動產物權的真實權利人,請求確認其享有物權的,應予支持。
未經預告登記權利人同意轉移不動產所有權無效
老百姓買房最怕交付房款之后,房卻拿不到。“一房兩賣”甚至“多賣”的現象并不鮮見。而物權法規定的預告登記制度,是保障尚未獲得物權的買房人等債權人權益的一項制度。根據物權法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實踐中,對于現實登記權利人針對不動產的何種處分,會因違反法律規定而不發生物權效力,存在模糊認識,一些案件中甚至出現不當擴大預告登記效力的傾向。
產權來源各有不同
房產證上房產“產權來源”方式分如下幾種:分割、合并、購買、繼承、贈與、變更、交換、析產。
購買方式是最普遍的,市場上放盤的大部分盤源都為購買所得再轉讓。分割與合并是一對相反的方式,分割是指產權人對物業進行重新間隔,房產證由一個變成多個;合并則是逆操作,房產證由多個變一個。繼承與贈與的獲得方式之前已多次討論過,贈與房交易有可能出現巨額稅費(評估價全額的20%),買家碰到這類型的房源一定要小心。變更是指業主曾經改名,以新名字再重新出證。
主要業主能提供有效證明文件,即使曾經改名也不影響出售轉讓,不需要特別為改名而專門重新出證。交換一般是指征用補償,析產與婚姻變動或繼承、贈與息息相關。如果房產證上“房產產權來源方式”寫有“分割”字樣,這就顯示了業主名下肯定不止有一套物業,故此業主起碼要承擔1%的個稅。自從出現“房中房”以來,房管局對住宅分割的審批非常嚴格,很難對物業進行分割。因此,在“限購”令之下,住宅分割房產證對業主“無數為”;而房產證合并則有可能使業主增加購房名額,房管局也不易批準有關申請。
因為我國的法律規定房產權的分配是依法產生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不服醫療事故鑒定怎么辦
2020-11-16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