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名義被冒用者在行為人冒用自己名義進行合同詐騙后獲悉,但仍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消極地不加以制止,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如果名義被冒用者明知行為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活動而提供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實際上起到幫助行為人實施合同詐騙行為的作用,一般來說構成共同犯罪,應承擔合同詐騙罪的刑事責任。
3、保證人不知道行為人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活動,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為行為人提供擔保,不具有主觀上的犯罪故意,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4、保證人明知行為人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活動而為之提供擔保,實際上是一種幫助行為,應當承擔共犯的罪責。
是否構成了合同詐騙罪,往往要根據具體的犯罪構成來定,刑法上也有關于合同詐騙罪的具體構成,可以好好弄清楚到底是怎么樣一回事。如果您對構成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跟具體的犯罪情節不太清楚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