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離婚有沒有探視權子女的權利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由此可見,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探視權屬于身份權的范疇,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離婚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它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
2、《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為此探視權的行使有了可靠的法律程序保證。解決了未修改前探視權行使無法定程序作保證的空白,對司法工作者解決此類糾紛和當事人行使探視權均提供了法律依據。當事人經民政部門協議的探視權行使或經法院調解或判決的探視權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設置執行障礙,不得拒絕一方行使權利,任何一方侵犯對方權利,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一旦其權利受到侵犯,對方都有獨立的民事請求權和申請執行權。
3、《婚姻法》第38條第3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5條也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后,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權利的行使必須有一定的限度,超過必要的限度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探視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也應遵循這個規律,本著互利原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登記離婚或法院判決離婚時,夫妻雙方未就探視權提出請求,而在離婚后發生探視權糾紛的,可以“探視權糾紛”為由,單獨提起訴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自己沒有得到孩子的撫養權的話,自己是擁有探望權的,這個探望權一般是沒有辦法進行停止和阻礙,只有通過人民法院來進行判決,對方如果阻礙自己的話,可以去起訴,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終止的條件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021-03-25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