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民事賠償二者有什么區別?
1、兩者的賠償主體不同。
國家賠償的主體是國家,即國家是賠償責任的承擔者,但具體的賠償義務由法定賠償義務機關履行,民事賠償的主體是民事主體,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是一致的。
2、兩種賠償發生的基礎不同。
國家賠償發生在國家權力的動作過程中,由國家侵權行為引起;而民事賠償則由發事侵權行為引起,發生在民事活動中,與公共權力的動作無關。
3、兩種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
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違法原則,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即國家賠償以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行為違法為前提。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原則,即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前提。此外,在民事賠償中還確立了無過錯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作為過錯原則的補充。
4、兩種賠償的程序不同。
國家賠償的程序較為復雜,分為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和程序,它和民事賠償程序相比,有二點顯著區別:
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附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的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民事賠償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需經過任何前置程序。
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系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被告即國家機關要證明引起損害的行為合法或從未實施該行為等有得于自己的證據;而民事賠償訴訟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
5、兩者的賠償范圍不同。
國家賠償主要限于物質損害的賠償,精神損害原則上不予賠償;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以直接損失為限,不包括間接損失。而民事賠償既包括對物損害的賠償,也包括對精神損害的賠償,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不以直接損失為限,也包括間接損失。
6、兩者的賠償方式不同。
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賠償方式;而民事賠償既可以采取金錢賠償方式,也可以采取恢復原狀等方式。
以上就是二者之間的區別的介紹。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國家賠償一般都是由于國家的侵權行為引起的,而民事賠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比較常見了,一般來說像個人間的債務糾紛、打架等侵權責任都是需要向受害者進行民事賠償的,但總之,不管是誰觸犯到法律規定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情形有哪些?
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
民事糾紛怎么處理,如何解決民事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私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