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法律糾紛中,原告勝訴,本以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得到維護,但是卻出現被告拒絕履行法院判決的情況,此時的被告可能是個人、企事業單位、或者是國家的行政機關,那么,如果行政機關拒絕履行行政判決,該如何處理?小編為大家解答如下: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時該如何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十六條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處理,并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有關規定,對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處罰。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三款規定: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賠償金,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帳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執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四)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行政機關拒絕履行行政判決,該如何處理?”的具體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無論被告是個人、企事業單位還是國家行政機關,在法律面前均是平等的,如果不能按照判決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原告有權利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并且可以聘請律師進行介入處理。
民事判決書下來多久執行,執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