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免責條款的效力,如同確認其它民事法律行為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要件。一般情況下,只要經當事人協商確定的免責條款,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認免責條款效力的,否則就沒有合同自由可言了。
確認免責條款有效,應具備以下法律要件:
1、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本質即是一種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著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這個意思表示必須要明確且真實,合同中所約定的條款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經過深思熟慮后形成的。
2、必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雙方的意思表示都是通過一定的條款表現出來的,意思表示一致應當表現為對合同全部條款和內容的協商一致,即使是格式合同,也必須對規定的條款(包括附加條款)達成一致,必須為對
3、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要求。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訂立,必須要保障公民及親友的生命健康、名譽、財產等免受損害,必須維護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否則無效。
4、必須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是免責條款的主要功能,也是其合理性因素之所在。司法實踐中,大多免責條款是在現有的價格、保險等機制的背景下合理分配風險的措施,是維護企業的合理化經營、平衡條款使用人、相對人乃至第三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手段,它不是對國家強制性的否定,也不是對法律的譴責和否定違約以及侵權。如購銷合同中,免責條款常起著分配風險的作用,決定誰在實際投保抵御風險,并左右著合同標的價格。此類免責條款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規定,均應屬于有效。
5、必須予以說明的格式合同免責條款,其提供者必須盡說明義務。格式合同不同于其它合同,它是由提供合同的一方事先擬定好相應的免責條款,且擬定合同條款的一方一般屬于壟斷行業,如郵電、鐵路、航空、保險等行業,他們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事先擬定好條款,包括免責條款。由于是自己事先擬定的,所以對各項內容比較熟悉,特別是有關免除或者限制自己責任的內容,更是經過反復研究,唯恐自己承擔過多的責任,想方設法地免除或者限制自己的責任;而對另一方當事人來講,由于對格式條款的內容事先不知,一旦想訂合同才接觸相關條款,而格式條款的內容又多又細,他們往往只注意到自己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很少注意到對方設定或隱藏設定的免責條款,而且這些免責條款往往表述得似是而非,非專業人員很難一下子看清楚其中的奧妙。因此,合同法規定要求提供格式合同者在訂合同時,必須以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當事人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對這些條款予以說明。如果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在訂立合同時,未盡提請對方注意和說明的義務,屬于強迫對方當事人接受不公平條款,該免責條款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才需要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2020-11-27贈予合同的贈予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23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怎么規定
2020-12-02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