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條是購房合同中經常會出現的“霸王條款”;
1.簽訂合同時留有空白
客戶決定購房了,得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一般情況下,開發商(售樓人員)會遞給客戶一份擬好的合同,合同會有許多空白的地方,有些地方是有待雙方確定后注入相關內容的,而有些選擇性填寫處可能還空著。
這些空白處為開發商日后作弊提供了條件。比如,標準合同第十五條“遲延辦理產權證的,違約金每日按購房全款的萬分之三計算”,但您一不留神,開發商(售樓人員)便將此條款設計成按已付房款的萬分之三承擔違約責任。前不久我們從報上看到過這樣的案例:遲延辦證一年多,只賠付96元。或者在不能按時辦理好時,干脆讓購房人退房。還有的合同中寫明的違約條款表面上貌似公平,實際不公平。例如:約定任何一方解除購房合同都要支付總房款40%的違約金。這實際上只是限制購房人,開發商自己一般不可能將賣出去的房子再收回不賣。
2.違約責任方面不對等
對購房者的要求苛刻,對自己卻想方設法規避一些責任,這是一些開發商的共性,具體體現在買賣合同中違約責任設立的不對等。如“出賣人須于××年×月×日前將房產交付使用,若延期交房,則每遲交一個月,按買受人已付房款3%計算罰金,付給買受人作賠償;買受人若未按期限向出賣人繳清房款,視為違約,出賣人有權從買受人已交購房款中,扣罰10%的金額作違約金。”不平等條款對合同雙方支付違約金的額度和逾期日期規定不對等。我國法律規定: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3.不可抗力方面
面對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人們可以理解為是不可抗力。然而,在房地產企業的眼里,不可抗力卻有著另外的版本。有些房地產廠商把不可抗因素擴大,甚至包括純屬開發商自身或第三方原因造成的伊蘇,這種情況下應由開發商向購房人承擔違約責任。該格式條款私自擴大自己的免責范圍,排除了對方的主要權利。
面對這些“霸王條款”,購房者一定要端起法律的武器,堅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放任房地廠商們對于自己權益的侵犯,而是要他們去承擔違約責任。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幫助,致電律霸網,我們為你提供專業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程序違法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15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