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因人身損害死亡后,所得賠償在家庭內部原則上應按照以下方式分割:
1、喪葬費:喪葬費應歸喪葬事宜的出資者或操辦的近親屬所有。
2、贍養費:贍養費應歸被贍養人所有。
3、撫養費:撫養費應歸被撫養人所有。
4、扶養費:扶養費應歸被扶養人所有。
5、死亡賠償金: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分割。
6、精神損害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由配偶、子女、父母共同分割。
關于死亡補償費(即死亡賠償金)性質,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死亡補償費。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20年。這兩個條文中的死亡補償費、死亡賠償金應為同一內容。該司法解釋擯棄了以往的死亡賠償金按受害人死亡導致其生前依法定扶養義務供給生活費的“扶養喪失說”,而采用了“繼承喪失說”。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界定為收入損失的賠償,即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并規定20年的固定賠償年限。因此,死亡賠償金為賠償義務人對受害人家庭可以預期的未來生存年限中的收入的賠償。
死亡賠償金應屬夫妻共同財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界定,死亡賠償金是受害人未來生存年限的收入的賠償,僅是一種推斷受害人的生存年限,應視為受害人還能生存20年。從死亡賠償金是死者未來20年的收入的一種補償,就能推斷出死者的夫妻關系仍能假設存續20年。那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之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屬夫妻共同財產。故死亡賠償金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分割。
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賠償金只是受害人死亡后,依照法律規定的法律后果而給予的補償。死亡是法律事實,而死亡賠償金的計算則是一種假設和推斷。因此,“繼承喪失說”只是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范圍、項目及性質,不能說明死亡賠償金是遺產的范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拆遷房產證改名所需的資料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