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謠傳謠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現行刑法第291條第二款的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的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梢圆⑻幬灏僭韵铝P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3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293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二、網絡誹謗罪的主體認定
1、網絡誹謗與傳統的誹謗罪主體一樣,凡是具備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然而網絡空間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這就必然涉及到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認定問題。
2、有些國家明確規定其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如新加坡在電子交易法令中規定,網絡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絡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
在ICP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讓其承擔嚴格責任。此種觀點認為,網絡內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內容本身的服務,其應具有對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審查義務,故應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如瑞典1998年專門頒布法令規定,網站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督其所傳輸內容的義務。
造謠傳謠要負哪些法律責任?有很多人無意識的一句話就成為了造謠傳謠者,所以在網絡、公共場合發言時人們應該要謹慎。有親戚或朋友因不小心造謠、傳謠而被抓了后很擔心他們,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為你提供咨詢服務是最好的選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