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取得的依據是什么?
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6條“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依照規定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和1994年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范文本》(宗地出讓合同)第4條“出讓年限……自領取該宗地國有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的規定,國有土使用權出讓年限的起始日期應當確定為自領取或者頒發土地使用證之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可見,土地使用證在中國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中國的土地分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和國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證也包括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二、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有哪些?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以協議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此方式目前基本不采用)
協議出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有意受讓人直接向國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償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國有土地的代表與有意受讓人進行談判和切磋,協商出讓土地使用的有關事宜的一種出讓方式。它主要適用于工業項目、市政公益事業項目、非盈利項目及政府為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政策而需要給予扶持、優惠的項目,采取此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于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3、以轉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即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
綜上所述,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幾種,土地拍賣和招標是發生在一級市場上的。單位或者個人土地使用權取得的依據是拿到土地使用證,這個證里面會對土地類型、坐落位置、使用年限等重要事項寫清楚。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作為物權的一種,還可以進行抵押。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