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被告辯護可以有附件嗎?
刑事案件中被告辯護一般是沒有附件的,但辯護人可以提供和辯護詞相吻合的證據,辯護詞的寫法是:
1、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2、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3、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4、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5、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二、辯護人的范圍
下列人員均可被委托或指定擔任辯護人:
(1)律師;
(2)人民團體或者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
(3)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
(4)其他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
不能擔任辯護人的范圍
1、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主刑、附加刑、宣告緩刑)
2、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無行灰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4、公、檢、法及國家機關安全、監獄的現職工作人員
5、本法院的人民陪審員
6、與案件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7、外國人或無國籍人
事實上,辯護詞是一方面,如果只有辯護詞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不管辯護人寫的辯護詞有多么的精彩,說白了還都是空口無憑。被告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對辯護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的法律常識,如果在這樣的狀態下都堅持不請律師,對自己有些太過不負責任。
刑事訴訟法中指定辯護的條件是什么?
可以擔當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刑訴法辯護人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202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10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