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唆構成共同犯罪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教唆他人實施犯罪活動構成教唆犯的,教唆犯與實施具體犯罪行為的犯罪分子會構成共同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教唆犯成立的條件
1、教唆犯的對象
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例如,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殺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盜竊,甲則是間接正犯。
2、必須有教唆行為
教唆行為的實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則教唆犯與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教唆行為的形式沒有限制,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示意性的動作(手勢、眼神等)。教唆行為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勸告、囑托、哀求、指示、利誘、慫恿、命令、威脅、強迫,等等。但如果威脅、強迫達到了使被教唆人喪失意志自由的程度,則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行為必須是唆使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的犯罪的行為,讓他人實施完全不特定的犯罪的,難以認定為教唆行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較為特定的犯罪,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不失為教唆行為。例如,教唆懷孕的婦女在分娩后殺死嬰兒的,也成立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成立不要求行為人就具體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
3、必須有教唆故意
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來說,教唆犯認識到自己的教唆行為會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故意進而實施犯罪,認識到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的發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教唆他人實施犯罪活動構成教唆犯的,教唆犯與實施具體犯罪行為的犯罪分子會構成共同犯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現房,購房者買現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2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拆遷安置房七八年沒交房,該如何維權
2020-11-29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農村房屋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12拆遷安置房交易有什么限制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