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個單位犯罪是同一人的,對該自然人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對單位是需要處以罰金的。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依照法律規定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單位犯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里所說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是指國家機關。“團體”包括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單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資格,但是,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單位犯罪的主體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2.單位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是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是說構成單位犯罪首先必須是單位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這些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是在刑法分則和有關法律具體規定中規定為單位犯罪的行為。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沒有具體規定,則不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從單位犯罪的實際情況出發考慮的。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有些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會生活中單位的哪些行為屬于犯罪,情況比較復雜。因此,刑法將那些實踐中比較突出的、社會危害比較大、罪與非罪的界限較容易劃清的單位危害社會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3.單位犯罪,一般都由單位集體決定或者由單位的領導人員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并由單位內部人員具體實施,在通常情況下,犯罪的目的是為了單位謀取非法利益。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分為兩種情況:
1.一般采取雙罰制原則。即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由于單位犯罪的復雜性,其社會危害程度差別很大,一律適用雙罰制的原則,尚不能全面準確地體現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和符合犯罪的實際情況。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規定,即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個別的單位犯罪未采用雙罰制,而實行了代罰制,即對單位不判處罰金,只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有些時候,兩個單位犯罪可能會是同一人,這時候需要對該自然人數罪并罰,但是對于單位,是需要處以罰金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判決。更多的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勞動糾紛案件如何申請再審
2021-03-03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