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如何認定
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一)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或者雖被發(fā)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xiāng)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fā)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實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guī)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部分犯罪的行為,認定為自首。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二、自首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所謂“還未掌握”,是指司法機關尚不知道犯罪發(fā)生,或者雖然知道犯罪發(fā)生,但不知道犯罪人是誰以及雖有個別線索或證據使司法機關對某人產生懷疑,但還不足以據此將其確定為犯罪嫌疑人。
從訴訟的角度講,這里的“還未掌握”實際上是指“沒有確實證據證明”。在司法實踐中,根據司法機關掌握案件的線索和證據能否確定作案人可能犯某罪,是判斷罪行被掌握與否的重要標準。
“還未掌握”與“已經掌握”界限不清時,應當疑罪從輕,即認定為“還未掌握”。
自首分別一般自首、特別自首兩種,兩種自首,都可以從輕處罰。另外,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的,還可能構成立功。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若存在自首情節(jié),但在量刑的時候沒有適當考慮的話,可以委托律師來提起上訴或者申請再審,這樣可以爭取從寬處理,切實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投案自首是法定減輕情節(jié)嗎
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投案的能認定為自首嗎?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xié)投訴嗎
2021-02-03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贍養(yǎng)人應當如何贍養(yǎng)老人
2021-03-12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qū)別嗎
2021-03-08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競業(yè)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物保法律如何規(guī)定的呢
2020-12-11“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